“姓名,年齡,籍貫,特長。”

“回大人話,我叫王其山,26歲。這是我老鄉白楊,19歲。我們都是陝西誌丹人,以前都是軍戶,我兩都會使長矛,弓箭也會。”王其山小心翼翼的說道。

孫雲笑了笑,朝著旁邊的海軍大周德誌說道,“老周,我看這兩小夥都還不錯,幹過軍戶,身高體格也還湊活,你們海軍不是要學員麼,我看這倆個年齡都大了,要不我們陸軍就收了?”

“不行,不行,我看那個白楊挺好,年齡也不算大,進海軍學校學幾年就能上船。你得把這人留給我。”周德誌把頭搖成了撥浪鼓,看玩笑,現在海軍學校剛剛建立,正是缺學員的時候,雖然白楊歲數還是大了點,不過問題不大。幹陸軍風裏來雨裏去,有什麼好?

孫雲點了點頭,“那就讓他們自己選,兩位,我先說一遍,仔細聽清了,這關係到你們的待遇和選擇,我呢,是陸軍的,也就是在陸地上打仗的兵,我們這食宿全包,不要你掏一分錢,每個月的津貼是10元,當然,這是二等兵,隻要通過我們三個月的訓練就是二等兵了,之後的一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工資一次遞增,如果你能幹到軍官,嗬嗬,那一個月最低都是50元。每次作戰表現好的,有戰時津貼。加入軍隊,你們的那個什麼移民船費也不需要你們付了,這筆錢由軍部承擔。”

啥?120元錢,300多兩銀子這麼快就還清了?大家都瞪大了眼。

周德誌接過話頭,“我們海軍待遇和陸軍差不多,不過有年齡限製,超過20歲的不要,還必須先進海軍學校學習之後才能正式上船,學院的待遇是每個月5元,時間三年,三年之後進行海軍考試,通過就能正式成為海軍,要求很高,但是待遇很好,除了發軍服之外,我們的夥食也比陸軍更好,工資差不多,但是要常年出海,所以出海津貼也不少。”

什麼?這個海軍待遇還更好?不過還要讀書還要考試。大家夥都抓破了頭皮,這誰讀過書啊?

王其山很高興,這裏當兵這麼好啊。不過海軍是去不成了,陸軍吧。自己以前可是軍屯裏長矛使得最好的。

但是當兵要種田麼?

想到這裏,王其山弱弱的問了一句,“大人,那我們在這裏要種田麼?”

孫雲瞪大了眼睛,怎麼忘了這茬,“放心吧,在西華當兵不用種田,這裏的軍官什麼的也都沒有自己的私田,你們隻需要聽從命令專心當兵就行。不過,我的先說一句,當兵就得有個當兵的樣子,油奸耍滑、不聽命令之類的就不要來了,否則,我會讓你們知道軍法是怎麼回事的。”

王其山等人立刻使勁兒的點頭。

軍法從嚴,幹了一輩子軍戶的王其山當然知道,這也是應該的。得到想要的答案的王其山迅速在陸軍處報了名。

孫雲滿意的點點頭,轉頭向身後的一名士兵說道:“安德烈中士!”

“是的,長官!”在瑞士當過兵又在西華參加過青原鎮清剿作戰的安德烈中士立刻雙腿並攏,敬了個軍禮。剛剛當上中士不久的安德烈現在手下一個士兵都沒有,現在的陸軍擴編當然隨了他的意。

“這個就編在你的新兵班,給我好好的訓練他們!三個月之後,我要看到合格的士兵,能夠戰鬥的士兵!”

安德烈立刻回到:“遵命,長官。”

招兵很順利,這樣優厚的條件足以吸引這個時代所有國家的人,區別於明朝朱元璋製作的軍屯所,這裏的士兵不需要淪為像是農奴一樣的屯兵,每天的生活隻是訓練,訓練,再訓練。而得到的還不僅僅是低廉的收入。

就算不幸戰死了,家人同樣可以得到一筆優厚的撫恤金。

糧食,尊嚴,夢寐以求的東西瞬間就可以得到,那麼為什麼不加入呢?

當天晚上,招兵處像陸軍司令部遞交了招兵情況彙報書,宣布了陸軍新一輪擴編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