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洛城市又迎來了新的收獲季節,玉米和大豆已經成熟了,為了加快搶收,農業部在國家委員會的要求下,雇傭了很多印第安歐隆尼族的小夥子們幫忙。
從來沒有種植經驗的歐隆尼人在這方麵顯得笨手笨腳,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剛剛被雇傭的阿克敦在這方麵比起他的族人們更加遊刃有餘。
剛滿16歲的阿克敦隨著部落遷徙到了洛城附近,為了得到這些自稱來自海對麵的華族人的貨物,阿克敦被酋長允許可以接受他們的雇傭。
阿克敦,在整個卡多語係裏的意思是結實、強壯的意思,一出生就被父親取了這個名字,意思是希望他結實強壯,能夠成為部落最厲害的獵手。可惜事與願違,阿克敦從小到大身體都比較瘦弱,雖然身無病痛,但要成為優秀的獵手,絕不可能。
在部落裏,和他差不多歲數的人大都開始了狩獵和戰鬥,如果表現的好,年輕人們就能得到新的名字來替代他們的乳名,新的名字大多都是“勇敢”“頑強”之類的意思,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真正的長大和獨當一麵。否則,在每次狩獵之後,一個沒有狩獵者的家庭是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的,這意味著挨餓。
幸好,阿克敦的父親一直是部落裏最勇敢的獵手之一,也是憑借著這個身份,家裏的食物一直都還算得上充足,滿足一個四口之家也措措有餘。正是憑借著這些食物,阿克敦才能幸福地長大,並且不怎麼生病。
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家庭終於在年前遇上了最大的災難,父親在一次和米沃克人的戰鬥中受了傷,無法再繼續承擔冬天裏狩獵捕魚的工作,為了照顧年幼的弟弟和衰老的父母,阿克敦必須站出來。
既然無法狩獵捕魚,那麼接受華族人的雇傭也是不錯的選擇。至少他們足夠大方,否則部落也不會遷徙到這裏,一個麵朝大海的地方。
不工作,不得食。這是鐵則。也是最原始的自然選擇。
當阿克敦第一次走進這些華族人的村子,就被這些巨大的石頭房子(印第安人沒見過磚)驚呆了,甚至還沒開始幹活,華族人就發給了他們一套精美的毛皮衣服,還有美味的肉湯以及其他的食物在等著他,阿克敦第一次享受了“文明的禮物”。
正是神的賜福啊,華族人真是奢侈。這是阿克敦的第一個感覺。
後來再當阿克敦看到巨大的船、還有可以發射巨大的石頭的像管子一樣的東西時候,阿克敦深深感覺到了華族人的強大,並且愛上了這裏。
他們強大、博學,他們口中的大炮發射的巨大石頭可以一下子毀掉一個小山包,種植的糧食能輕易得讓所有人都吃飽,還有美味的肉湯,溫暖的衣服。
阿克敦無法明白文明和工業所能創造的巨大財富,隻單純的認為他們幾乎無所不能。
被他們雇傭也許不是壞事,也許還可以加入他們。阿克敦第一次冒出了這種想法。
接下來,阿克敦在華族人的要求下幹著各種各樣的工作。搬運泥土,種植蔬菜,燒製石塊,一切都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