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少爺出行(1 / 2)

張廣領著張安,帶著清風明月兩個劍童除了南鄭,一路北上。

按理說這次的任務很輕鬆,張廣應該高興才對,但是他總覺得心裏有些不舒服。

在重生之前,他也想過為什麼自己沒有一個當官的爹,能讓自己不要高考,不必努力就能獲得高位。但是真給他這樣的機會,他倒不習慣了。

張廣開始想他到了重生到了三國時代的意義,如果就是為了當一個二世祖混吃等死,那麼還不如現在就死了再重生一世好了。

關鍵是就算想混吃等死也不容易。熟悉曆史的他自然知道,張魯在漢中割據三十年,最終還是逃不過被曹操攻破漢中,舉眾投降的命運。雖然曹操後來給張魯和他的兒子都封了官職爵位,但是畢竟是寄人籬下不是。

後來曹丕上位之後,是個猜忌主兒,而且氣量也不及他爹曹操,功臣降將殺得殺,關得關。曆史上張魯的幾個兒子,多是壯年之時就兵解升天了,隻有躲到了江西龍虎山的張盛得以善終,說不得也是曹魏加害的原因。

所以這一世要想活著,想活好,還要保護自己的家人和治下的百姓,那就必須讓自己首先強大起來,不能在父親張魯的餘蔭之下過活。

而要讓自己強大,就要掌兵權,因為三國是亂世,征伐不斷,隻有兵權才是將來能否立足的根本。

但是自己現在想要掌兵,還差很多,首先他要有一定的聲望,這樣才會有人投靠自己。而且他需要學習帶兵大仗的本領,而這方麵漢中眾將都是能力平平。若不是仗著天險,說不定早被攻破多少回了。還有就是他要熟悉山川地理,而這肯定是不可能從書本上得來的,要靠自己的親身體會。

張廣想到這裏,對這一次能夠出來曆練的機會更加珍惜了。他決定不去北平治找舅舅楊任了,而是決定出漢中到關中去看看。不過要走那條道路他卻不清楚,問張安,張安也是一問三不知,還好有清風明月。

張廣一問才知道漢中到關中要翻過秦嶺,中間共有六條主要的通道,從西到東依次是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穀道、武關道。不過這六條道路並不都是坦途,現在有的年久失修,有危險異常。關中往漢中逃難的百姓多走的是陳倉道。

漢高祖劉邦與項羽爭霸,所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走的就是陳倉道。不過自己的舅舅楊任的北平治就在陳倉道漢中一麵的出口。他那麵肯定已經得到了張魯的書信,要照拂自己,所以楊任肯定不會放自己過去的。

子午道離長安最近,不過穀中懸崖峭壁,崎嶇難行,而且北麵子口有車騎將軍郭汜的重兵把守,南麵則有叔父張愧領重兵把守門戶,自然也去不得。

如今能走的便是褒斜道,也是“明修棧道”的棧道修建之地。褒斜道全長五百裏,全是在峭壁之上修建的木製棧道。

南口約褒口,北口曰斜口,自張魯割據漢中以來,怕是有十餘年沒有人走過了。不過平日裏,還是有樵夫和山民往來。漢中方麵隻有一隊鬼卒不到百人在褒口駐紮,關口設有烽燧若是有緊急軍情會點燃狼煙示警。不過由於從來沒有戰事,隻怕這個褒口的守軍早就被張魯和其它人忘卻了。

張廣決定改道不去北平治,兒而改去褒斜道。張安自然反對,但是張廣是公子,一瞪眼睛他也不敢說什麼了。

張廣又問清風明月,二人說他們的任務是保護二公子,其它他們都不做主。不過棧道危險,能不去還是不去的好。

張廣一聽這話知道有門,也不管他們的意見,帶著三人北上褒口。路上花了大概三天時間才算到了褒口。

守軍是頭目叫作王平,為祭酒之職,手下管著一百鬼卒。張廣到了營中,出示了張魯的令牌。王平趕緊把幾人接入帳中,好生招待。

張廣說起要走褒斜道去關中完成秘密任務之時,王平一皺眉頭。在他看來,張廣生得麵白如玉,身體也很瘦弱,看樣子沒有什麼武術根基。作為張魯的二兒子出來隻怕是遊山玩水的,若是去別的地方也罷了,到了這褒斜道出了什麼問題他可擔待不起。便說:“實不相瞞,這褒斜道危險異常,棧道年久失修,就是山民這幾年也很少走了。二公子萬金之體還是不要輕易涉嫌的好。從此往西可到北平治,那裏的陳倉道則要平坦安全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