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拒絕超級國患(3 / 3)

第二天,幾位賣糧大戶興致勃勃地來到李連喜家領取賣糧款。李連喜一邊與賣糧戶說笑,一邊數點著鈔票。點著、點著,李連喜手感到鈔票有些不對勁:“票子咋會滑膩膩的呢?”再仔細一瞧,李連喜冷不了打了一寒顫:這50元的大票號碼咋會都一樣呢?在場的鄉親們馬上圍攏了過來,仔細一查,這12625元人民幣,除了5張是真幣外,其餘252張全是假幣。

李連喜急匆匆趕到公安局報了案。新民縣公安局刑警隊立即展開偵查。

2o天後,刑警們在遼中縣次序堡鎮前村將案犯同夥舒紹友、張子斌抓獲。2月12日,將持假幣詐騙,自稱李山的舒紹富緝拿歸案。從舒犯身上又搜出50元麵值的假幣1400元。

據案犯交待:假幣是從廣東販買來的。

◎假幣是啥東西

●金融市場狼煙四起

在現實生活中,假人民幣確已存在我們的身邊。根據公安部門提供的材料證實: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已發現假幣。就連邊遠的西藏在1991年的元月份首次發現假幣後,公安機關已連續破獲了3起假幣案,繳獲假人民幣萬餘元。至今,每年在西藏都會有假幣案出現。

那麼,“假幣”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弄清真幣又是一種什麼東西?

數百年來,人們從各自的閱曆和悟性出發,對“錢”字紛紛作出了解釋。盡管文人騷客搜腸刮肚,或褒或貶,但迄今,仍無絕句留傳後世。

“錢是身外之物”。

這是文人雅士表現出的一種超脫。

“錢是王八”。

這是玩世不恭者的調侃。

“錢是好東西”。

這是平民百姓對金錢的渴望。

“錢是一切”。

這是拜金主義者的信條。

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劇中人物餘得利對金錢的闡述不可謂不精辟:“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鈔票實在是令人可恨可惱、可喜可愛。正因為如此,在中國浩瀚的書海中,也沒有對錢作出準確的定義。

《辭海》解釋:“錢,本農具名,古代可用以交易,故最早

曾仿貝形狀鑄為貨幣。後為一切貨幣的通稱。”由此可見,錢本來隻是一種符號,一種象征。隻有當它被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而進入流通領域後,錢的作用才可能顯現出來。就是說金錢的最大功能就是流通,其它功能為其次。這時已進入市場的的金錢就已不再是意念上的一種符號,而是一種神通廣大的東西。誰也離不了它。

我國現行通用的貨幣是人民幣。它是一種紙幣,是代表一定價值的貨幣符號。在流通中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它沒有含金量的規定,不是黃金的符號。它以投入市場的大量商品作保證。1947年我國政府在發行第一套人民幣時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國用作貨幣保證的不是金銀,而是比金銀更可靠的糧食、布匹以及其它為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質。”因此說“占有金錢的多少就代表了擁有的社會財富多少,就代表了占有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在現代社會,金錢的占有量與地位、榮譽、享受等等東西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互為依補。

當代社會就是這樣一種社會。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以至一些小城鎮,還保留有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當有人去世後,後人都要為死者用白紙製作大量的紙幣,並把它拋灑在去墳地的沿途。當然這種紙幣不會是銀行所發行的那一種。它僅僅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紙幣”,是一種哀思的寄托方式。後人都以此希望死者升入陰間後能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而大享富貴。這種自製的“紙錢”大多數地方稱之為冥錢。人們的這種特有的哀思方式源於人們對金錢的理解。

那種冥錢從某種含義上說也是一種“偽鈔”。在有的地方,尤其是在經濟特別發達的農村,出現了一些專作冥錢的作坊,其產品乍看還特別地與真人民幣相似。因此他們的產品特別地受人歡迎,銷路較好。在關中一帶,農曆十月初一,家家追祭先人,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每年一到此時,後輩們都要準備些祭品,在先祖的墳前,燒上幾張黃紙冥鈔或紙糊的冥衣之類,給墳頂壓張黃紙,舉行個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達對死者的懷念之情。近年來,這種緬懷祖先的祭祀儀式越來越複雜。單冥品就花樣百出。不說“黃燒紙”和“冥國糧票”,光說“黃燒紙”就有七八種,黑的、白的、彩色的、單麵的、雙麵的、麵額大的、麵額小的、長的、短的,應有盡有。有“冥都銀行”發行的麵額為“拾億圓”的高檔“地府通用紙幣”;有100斤麵額的“冥國糧票”。冥品的製作者和販賣者大都是農村中老年婦女。而購買者大都是城市市民。

現今出現的冥品充斥街頭的現象,很值得研究。這裏除了後人寄托緬懷之情外,是否還表現出了另外的一些心態呢?當然關中燒“冥品”與江浙一帶燒真幣雖有意曲同工,但還是要合理合法些。

自古以來,大千世界就有“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的喧囂和爭鬥。於是也就有了燈紅酒綠,有了腰纏萬貫的富豪,有了窮困潦倒一貧如洗的流浪漢。“金錢”就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導演出芸芸眾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也就是在這根法力無邊的魔棒下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怪胎。製造假幣就屬其中的一種。假幣是犯罪分於或犯罪集體為了牟取不法利益,模仿國家法定的貨幣製做的一種假冒製品。它違反了國家的法律,侵害了國家貨幣本身的信譽。因其與真幣相象,很具有欺騙性。

真幣和假幣就如真假美猴王一樣,從古代直爭鬥到現代,使人類的金融市場狼煙四起,警報頻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