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拒絕超級國患(2 / 3)

無數善良的人們由此而遭受到了偽鈔的侵害。

◎被褻瀆的虔誠

●是江湖義氣?是行騙江湖

1989年5月28日中午,雲南省蒙自縣農民陸某牽著一頭水牛進城出售。進城途中,路遇兩名牛販子。牛販子一見那頭膘肥體壯的水牯牛,喜笑顏開,馬上就提出要高價收購。陸某一聽要高價收購,心中喜不勝收。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於以145O元成交。陸某揣著這大把的鈔票,樂嗬嗬地回到了家。眼下,今年翻蓋房屋的現錢總算有了著落,當晚陸某高興得一宿未眠。第二天,陸某急衝衝來到信用社。將賣牛款遞進營業櫃台時,營業員發現其中有24張5O元票麵的人民幣是假幣。經有關部門鑒定,這些鈔票全是用進口彩色複印機偽造的。

湖南婁底地區一山村農婦辛辛苦苦把兩頭豬仔養大,正準備尋一個好機會把肥豬銷售出去,換些錢回來,積攢起來留作兒子娶媳婦用。一天黃昏,她家來了兩位陌生男人,說是專來收購生豬。那婦人見是收購部門服務上門,打心裏喜歡,沒顧得多問,就答應下了這樁買賣。來人也表現出很豁達的樣子,沒用商量的口氣,就一口同意了那婦人提出的價碼。收購人二話沒說從腰包裏掏出10張5O元麵值的人民幣交給那婦人。雙方都很滿意地做成了這筆生意——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大家都滿意而歸。第二天,農婦高興地來到當地信用社,當信貸員告訴她這些鈔票都是假的時,那婦人當場休克在地上,不省人事。幸虧有人及時把她送進了醫院,才萬幸得救。

1991年的春節,對浙江衢州市萬田鄉的農民來說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日子。辛勞一載的莊戶人家終於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喜悅年,家家戶戶五穀豐登,特別是遇上了一個少有的柑桔豐收年。還在去年秋季時,萬田鄉的漫山遍野掛滿了黃燦燦的柑桔,被豐收的喜悅浸泡的農民終於抒發出了一年來鬱在心中的悶氣,眼看著這黃燦燦的果實,莊稼人還未等收獲就盤算起收獲後的安排來了。張家計劃把平房翻蓋成二層小樓。李家已和親家訂好了準備來年的春節把兒媳婦迎進門來。……各家各戶都已有一本家務帳,隻等那黃燦燦的柑桔變換成綠花花的鈔票。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莊稼人正準備把柑桔收摘回家時,上級政府卻突然發來了令果農們目瞪口呆的消息:今年政府不再統購統銷柑桔。這就是說各家各戶的柑桔隻能自找銷路。

這一信息對長期以來隻知與泥巴打交道的農民來說不止是一種震怒,數十年對農副產品統購統銷的體製已把中國的農民和市場之間隔上了一道厚厚的籬笆。特別是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的惡夢還難以從中國農民的心中驅散。市場對中國農民來說還是一道新課題。尤其是市場經濟體製還未在中國確立的時候,讓農民自己一步跨入市場經濟的海洋,確實有很大的困難。更何況是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老實巴交的普通百姓。

剛剛還沉浸在豐收喜悅之中的果農突然臉上布滿了憂愁。在這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信息不靈,要推銷成百上千噸的柑桔談何容易。果農的憂慮是有其道理的,要讓剛放下鋤頭的莊稼人去拿秤杆,自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對市場兩眼摸黑的人來說,必然會對市場產生恐懼。萬田鄉果農盡管用盡了渾身的解數,卻也未能把那堆成小山的柑桔演變成鈔票。轉眼到了春節,各家各戶都還有大量的存貨,眼見一年的收成就要砸在自己的手裏,果農們焦慮萬分。

春節前的一天,兩位外地來的收購商給萬田人帶來了福音。收購商一到萬田鄉後,便誇下海口:有多少柑桔收購多少,來者不拒。萬田人感到喜從天降,不容多思,各家各戶紛紛踴躍獻出自家的全部存貨。收購商很講義氣,全部用高價收購。這一天,萬田人又一次沉浸在喜悅之中。臨近黃昏時,收購人用雇來的兩輛卡車拉走了收購來的10噸柑桔,滿載而去。

萬四人看著綠花花的票子心花怒放。當天晚上,萬田人高興得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王雪雲等果農興衝衝地來到信用社存款時,豈料儲蓄員把錢送入驗鈔機驗過之後,隔著櫃台,冷冷地丟過來一句“錢是假的。”這話猶如一聲霹靂,把王雪雲等人震得驚呆好一會兒。

不祥的消息傳到萬田鄉後,萬田鄉就成了撒入了鹽粒的油鍋,炸開了。幸虧當地政府和公安部門及時掌握了情況.迅速采取措施,才預防了這場果農的騷亂。公安機關晝夜奮戰,迅速破獲此案,追回了全部贓款,避免了果農的損失。

●票子昨會滑膩膩的呢

1993年的春節前後,遼寧省新民縣瓦房村農民李連喜家上演的那場大悲大喜的鬧劇,直今仍令眾鄉親們津津樂道。

1月8日上午,李連喜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來人自稱李山,家住沈陽市大東區。淳樸厚道的東北莊稼漢見是老鄉來訪,很是高興。正值春節臨近,自然少不了推杯換盞、吆三喝五一番。幾大杯老酒下肚,主人和客人的臉上都漸露微醺。話匣子也不由自主地打開了。

李山眯眯著醉紅的小眼對李連喜說:“老哥,我這次找上門來,是想和您做一筆生意.不知肯不肯賞臉。”

李連喜也有些暈乎,聽說是尋上門來的生意,眼睛瞳孔放大了。“老弟,什麼生意啊?你說說看。”

“煩您代我收購3萬公斤玉米,每公斤給您5分錢的手續費。”

李連喜馬上在腦子裏轉起了小九九。每公斤5分錢,3萬公斤就是1500元錢,就相當一年種地的收入。李連喜忍不住心花怒放:“兄弟,這買賣我跟你做定了。幹杯!”

又是幾杯下肚,最後風卷殘雲。李山酒足飯飽後離去。

兩天後,一青年人給李連喜送來了麻袋。

又過了兩天,正是黃昏時,還是那個送麻袋的青年人領來了3輛卡車,將李連喜代為收購的3萬公斤玉米全部拉走。臨走時,在昏暗的燈光下,交給李連喜12625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