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民拒絕超級國患(1 / 3)

◎上帝惱怒了

●人民幣信譽何在

對凡夫俗子來說,錢確實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東西,它是人們社會勞動的一種回報,體現人們的社會價值和地位。每當發放工資的時候,工薪階層望著自己工資袋中的鈔票數目,心中的感觸是最為激烈也是最豐富不過的。到這一天,辦公室裏總會傳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語言,有牢騷,有憤懣,有仇恨。想起蘇聯衛國戰爭年代,人人享受戰時共產主義的分配方式。人人竭盡全力為祖國和民族的存亡而戰鬥和工作,可每天獲得的隻是一些僅供維持生命的食品和衣物,個人分配享受了社會最絕對的平等。家庭沒有積累,社會也就不可能存在貧富的差別。物質利益的分配隻是為了讓人活著,隻此,再無別的意圖。在生存有虞的存亡時刻,為了一件衣物,一塊麵包而流血,而拚搏。有了工資的概念,社會分配絕對公平的夢想隻會是一場夢幻。工資本身就是社會遵循某種分配方式盡可能達到分配相對平均的一種手段。在現實社會,不平均是絕對的,平均隻是相對的。

每月的4日,是北京市機關幹部生活最瀟灑的一天。不知是從何年何月開始,這一天成為機關單位發放工資的日子。從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某科研所工作已有三年的小張,父母都在外地,而且家庭經濟狀況不太理想。因此,在每年的春節前後,小張都要給家中寄去一小筆現款。一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來可以幫助解決兩個弟弟的學費,也算分擔了父母的困難。每月的5號成了小張上儲蓄所存錢的日子,幾乎已成慣例。盡管這位年輕的小職員每月的薪水也不過二三百元錢,但他硬是咬牙,從中抽出一百元在他的存款單上添上小小的一筆。

又是一個5號,小張懷揣一張百元麵值的票子來到科研所對麵的一家銀行儲蓄所。小小的儲蓄所裏擠滿了人頭,有來取款的和來存款的,但是存款的人似乎總要比取款的人多一些。那時雖然正是我國剛剛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第一個星期,但人們還是在感覺存款吃息要比購物保值更值些。因此人們盡可能把暫時富餘的錢放進銀行的保險櫃去。於是,在發放工資的第二天,銀行的存款業務特別的繁忙,這也就可想而知。

當小張拿到自己的工資袋,當時的心境確實難以用言語表達——總數量並沒有增加。裏麵躺著的不是幾十張鈔票而隻有幾大張票子。平時,數著那幾十張“工農兵”,心中有些舒坦,仿佛自己還是一個小有進項的工薪階層,可現在,麵對的隻有幾張鈔票,仿佛本月的日子難捱到盡頭。盡管這隻是一種心理作用,隻是一種自尋煩惱的念頭,但應該說人們在心底裏產生出一些這樣和那樣的怪念是情有可原的,無可否認,手中鈔票的含金量已大不如前。人民幣從那時起,已明明白白地承認了貶值的事實。

似乎隻是幾天的功夫,銀行裏都裝備起了一種新的機器——驗鈔機,老百姓乍一聽說這一玩藝兒,心中就感到別扭——一平日,口口聲聲說“顧客是上帝”,這回可好,“上帝”冷不丁地也要遭此不信任的待遇,加之宣傳上的保守,百姓對這一新型玩藝兒了解太少,故在剛投入使平的那一陣子,營業員與顧客之間沒少發生摩擦。

小張把一張百元麵值的鈔票和一張活期存單一起隔著櫃台遞給了營業員。營業員小姐把他的這張鈔票在手中捏來捏去,似乎還不夠,順手把鈔票塞入了驗鈔機。

眾目睽睽之下,小張如坐針氈。年輕人的自尊心頓時感到被人侮辱一般,他再也無法忍受眼前的不公平待遇,直衝營業員就嚷起來,“你們要幹嘛?不相信人,咋的。”

營業員見的多了,也就沒有理睬他。

小張見無人理睬他,心中的怒火“騰”地直朝上冒,嗓門也大了起來:“難道人民幣還會有假嗎?”

在場的幾位老太太也替小夥子“鳴冤叫屈”。吵鬧聲把馬路上的行人吸引來不少,把個小小的儲蓄所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儲蓄所的保安員眼看圍觀的人群越聚越多,害怕出事,立即按響了報警器。

幾分鍾後,大批的警察全副武裝趕到了。迅速把儲蓄所鐵筒般包圍起來。一邊了解情況;一邊驅散人群。幾分鍾後,警察明白了事情的原由,迅速撤離了現場。

這隻是一場誤會。在新版大額鈔票發行的時候,驗鈔機也同時裝備到了金融櫃台。不用介紹,百姓猜測也知道金融櫃台上新添置的設備是做什麼用的。但是,百姓剛剛懷揣嶄新的花花大票的時候,冷不丁遭此不信任,心中確實感到很不是滋味。難道銀行對自己剛剛發行的還散發著油墨芳香味的鈔票會產生懷疑嗎?這樣做不正是表明銀行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嗎?人民幣信譽何在?百姓的頭腦中不由地會產生一連串的疑問。這種疑問應該說是正常的。發行新鈔時,政府會大力宣傳新版鈔票,可為什麼不把驗鈔機也介紹給民眾呢?驗鈔機的出現,事實上,政府已承認了偽鈔的存在,可為什麼不廣而告之呢?而使守法公民常遭此不信任,導致銀行和客戶之間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誤會。

驗鈔機檢驗的結果,小張的鈔票絕對沒有破綻。銀行職員事後既沒有解釋,更沒有宣傳,冷冰冰地例行完公事,把小張的存款數登記上存折,把存折冷冰冰地遞給小張。

小張強壓住無名之火,真想找人發泄,可實在沒有合適的對手。

最後,小張傷心地離開了儲蓄所,從此他再也不把錢送到這家儲蓄所存取。

在那時,如果說市場的商品有假,人們百分之百地相信。盡管那時還未舉辦“全國質量萬裏行”之類的活動,但人們對偽劣產品已深惡痛絕,正紛紛自發地開展討伐活動。可要說人民幣有假,絕大多數公民尤其是中青年人很難相信這種事實。在他們的心目中,人民幣就如同社會製度一樣不容置疑。從他們的孩童時代起,人民幣和五星紅旗幾乎是一樣在他們的心中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加之,長期以來的貧窮落後的經濟,使人們對金錢隻可能存在一種神奇的渴望,不可能會出現哪怕是一閃念的懷疑。久而久之,人民幣就如同社會主義製度一樣深入人們的腦海中,難以磨滅。很少有人想到,人民幣也是一種特殊商品,它和煙酒、藥材一樣,也會遭受到不法之徒的侵害、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