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一,徐州,彭城。
江東特使張紘到達彭城,和曹操具體商量聯兵攻打中原一事。
八月的時候劉表曾請各地諸侯派特使到襄陽共議北伐大計。根據從長安傳回來的最新消息,李弘在長公主懷孕後,果斷出手鎮製長安,清除了朝堂上所有的對手,然後讓徐榮、李瑋、張燕、趙雲四人輔弼小天子,欺騙天下人,自己則在晉陽實際主掌權柄,露出了篡奪漢祚的獰猙嘴臉。由於李弘抓捕了大量的門閥世家和商賈富豪,尤其是和襄陽關係密切的穎汝士人幾乎全軍覆沒,所以襄陽失去了很多獲取確切消息的渠道,不過從當前的形勢分析,李弘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穩定長安,穩定各地州郡,再加上西北兩疆和大漠剛剛平定,李弘極有可能撤兵南陽。
果然,八月中,長安派出特使,太常卿崔均趕到襄陽,提出議和之策,並把張允和馬謖還給了劉表。長安的條件很苛刻,要求襄陽讓出南陽和漢中,然後再談南北對峙之事。襄陽堅決拒絕,認為這是李弘的緩兵之計。此刻李弘同意南北對峙,說白了就是同意和南方諸侯平分天下,隻待形勢成熟,他就要廢黜長安天子登基為帝了。劉表告訴崔均,你回去告訴李弘,如果他願意讓出洛陽,並且把青兗豫三州都還給我們,退到黃河北岸,我們就議和。崔均二話不說,告辭走人,臨行前,他和劉表推心置腹地說了一番話,他說長公主已經懷孕了,如果生個男孩,李弘馬上就會篡僭,漢祚即刻斷絕,“長安洛陽還有很多忠誠於大漢的高門大族,中原也還有很多誓死捍衛大漢的世家富豪,隻要你和曹操、劉備、孫權等人揮師北上,這些人都會群起而響應,李弘和北疆軍必定敗逃河北。”
崔均這話可信度很高。如今李弘重創了門閥世家,而且他還乘機推行什麼援道入儒、儒學改良,說白了就是複興道家黃老之學,把經文學徹底趕出官學,這些舉措深深激怒了門閥世家,那些暫時躲過劫難的士人滿懷仇怨,隻要機會恰當,他們必定要反攻李弘,甚至有可能重演當年長安兵變之事。
劉表、蔡瑁和諸侯們的特使綜合各種情況仔細分析後,一致認定這是北上討伐李弘,奪回中原的最佳機會。現在長安、洛陽、中原和河北一片混亂,北疆軍連續征伐數年已經耗盡了國庫,李弘難以為繼,根本不堪一擊。
劉表還是固守年初的攻擊之策,他把北疆軍主力拖在南陽,讓東路的曹操、孫權、周瑜聯手北上打中原,讓西路的劉備打隴南,攻擊關中,“隻要中原戰場取得突破,李弘必定敗北。”
徐州特使荀彧和江東特使張紘同舟南下。中途張紘接到孫權的書信,到彭城會晤曹操,商談北伐中原一事。
孫權願意出兵五萬北上相助,但條件是,曹操如果收複了中原,就要給他三個郡,徐州的下邳和廣陵、揚州的九江郡都要給江東。如果曹操未能攻克中原,也要把九江郡做為報酬還給江東。
曹操氣得破口大罵。憑徐州的兵力獨自收複中原難度非常大,即使收複了,實力也大受損失,那時候孫權如果乘機北上攻打徐州,徐州極有可能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但答應了孫權,聯手北伐,徐州又能保得住嗎?以孫權和周瑜的一貫秉性,他們在關鍵時刻肯定會出手威脅,自己十有八九要吃虧。
曹操一生氣,頭風病馬上就犯了,抱著腦袋呻吟不止。現在頭風病把他折磨得像個廢人,隻要動腦子,隻要勞累過度或者生氣,頭風病馬上發作,而且一發作就是很長時間,痛苦不堪,什麼事也做不了。
荀彧勸他,還是答應了為好。目前機會難得,收複中原才能圖謀霸業,否則困守江淮一隅,三麵受敵,遲早都是敗亡之局。
“崔均的話有幾分可信?”曹操強自忍著巨痛,無奈說道,“你仔細看看,李弘這次收拾的都是那些人?都是穎汝士人,還有一部分河北士人,而北疆士人和關洛士人幾乎都屈從於李弘,包括楊彪、許劭這些威望極隆的人也對李弘俯首帖耳,可見李弘已經和他們妥協了,他們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證了,在這種情況下崔均的話其實不可信,很可能是李弘的誘敵之計啊。”
荀彧一聽明白了,曹操不想打了,他想撿便宜了。現在南陽戰場的僵局是北疆軍故意造成的,李弘為了解決長安的事,為了盡快穩定自己的內部,為了達到自己的一係列目的,特意把十幾萬大軍留在南陽戰場,否則以北疆軍打洛陽的霹靂手段,攻克宛城還不是輕而易舉?南陽戰場現在是李弘手裏最重要的一粒“棋子”,隻要時機巧妙,這粒“棋子”馬上可以讓劉表就範,從而實現李弘不可告人的目的。
劉表在荊州擁兵十萬,挾天子號令諸侯,一旦他和李弘秘密達成了南北對峙的約定,李弘就要篡奪社稷,而下一個就是劉表篡僭了,但不管劉表是自己做皇帝還是讓兒子做皇帝,以他劉氏宗室的身份,他還能繼續打著大漢的大旗號令諸侯。這是曹操所不能接受的。
曹操此刻打中原,不但自損實力,還會迫使李弘和劉表盡快達成約定,以便他從南陽戰場上征調大軍圍攻徐州。劉表這個人大家都了解,他沒有袁紹那樣的雄心壯誌,也沒有自信擊敗李弘,他就想守住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李弘如果撤軍南陽,劉表必定擊掌相賀,他才不管李弘會不會打曹操。曹操敗了,還有孫權和周瑜死守江淮一線,以江東的強大水師,北疆軍即使殺到長江北岸,也隻能望江興歎。江東不敗,益州不敗,南方的整體防禦還是牢不可破,劉表的荊州依舊固若金湯。劉表這種想法清晰表現在他的攻防策略上,他總是指望曹操和劉備從兩翼突破,而不願意在南陽戰場上投入荊州全部兵力進行決戰。
如果荊州要決戰,擺出一副你死我活的架勢,害怕的就是北疆軍,因為李弘不敢敗,敗了長安和中原就無力防守,他隻能退守黃河北岸了,所以隻要劉表敢打,再加上曹操和劉備在兩翼配合,李弘肯定要撤軍,這南北對峙之勢就成了。可惜,劉表非常愛惜自己,他不願意讓自己受到絲毫損失。
曹操看破了劉表的心思,再加上孫權乘機要挾,他進退失據,不敢打了。打中原吧,他擔心劉表出賣自己,擔心孫權在自己背後插上一刀,最後徐州不是被北疆軍吃了,而是給劉表和孫權合力吃了。曹操現在寧願困守徐州,周旋於李弘和孫權之間,在夾縫中求生存,也不願冒冒失失去打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