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一行人等回到弘農,劉盛令周倉等人先行返回昌邑,郭淮、孫禮自然是要重返崗位,龐統則暫時留在弘農為黃忠出謀劃策。半月後田莒來到弘農與劉盛彙合,劉盛當著眾人的麵正式封田莒為玄天大法師,蓬萊侯,子孫世襲罔替,食邑掖縣、牟平、蓬萊三縣稅賦,準其養兵三千。田莒漂泊多年,做了不少惡事,沒想到居然因禍得福衣錦還鄉,也算是對得起田氏的祖輩了。
劉盛這一舉動著實令黃忠等人大惑不解,因為目前劉盛陣營的元老們都沒有一個獲田莒這樣的殊榮,就算是關羽等人也不過食邑一縣而已,更不用說是世襲罔替,豢養私兵了。田莒做夢也沒有想到劉盛居然會如此厚待他,一時間感動的無以複加,暗暗發誓定要效忠劉盛。劉盛之所以給田莒占了這麼大的一個便宜自然有他的道理,原來當日在岩洞中嬴政告訴他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其實嬴政是因為長期服食丹藥中毒過深才在巡遊的途中不幸猝死沙丘的,而這一切都是徐福有意為之。作為嬴政的後人劉盛自然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複仇的重任,傳說為嬴政煉藥並尋訪長生術的徐福後來在東夷倭國落地生根,至於探查徐福後人,深入了解倭國地理風物的重任自然就落在田莒的身上了。田莒雖然知道這件事極難辦到,但為了報答劉盛的知遇大恩,田莒立誓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劉盛交代的任務。
返回昌邑之後,劉盛自然是要在府上好好地享受一番天倫之樂。劉虞已經是八十有二了,劉婉華也眼瞅著就八十了,雖說二人身體還算過得去,但畢竟已到耄耋之年。劉盛自覺根基已深,也為了讓二老高興,再加上沮授等人不斷地敲邊鼓,何琳等人不停地在耳旁嘮叨,於是決定修繕、擴建袁術當年留下來的偽皇宮,準備打造一個上檔次的宮殿用以彰顯燕王的文治武功。正式冊立張蘭、何琳、珂侖為妃,賜號淑、賢、麗,冊立劉鎮為王世子,封劉禪(二兒子,珂侖所生)為武陽侯,劉昶(三兒子,韓彩兒所生)為高陵侯,封劉若英、劉若華、劉若蘭為魯國公主、陳國公主、梁國公主。封關平(關羽大兒子)為虎翼將軍,趙廣(趙雲大兒子)、張苞(張飛大兒子)、劉永(劉備大兒子)為雲騎尉。封黃忠為扶風侯,馬超為菀陵侯,公孫瓚(幽州牧)為昌黎侯,閆柔(並州牧)為定襄侯,田疇(冀州牧)為安陽侯,追封張燕為真定侯,封其子張方為忠勇將軍,襲張燕爵位,關羽、趙雲、劉備、張飛、沮授、文彪六人增邑一千戶,其餘群臣皆有封賞。一時間兗州上下歡欣鼓舞,消息傳至各州之後,劉備、張飛、公孫瓚等人也紛紛上表致謝。
魯肅回到魚腹大營後,將南中一行的成果告知周瑜,周瑜喜上眉梢,當即召眾將商議進兵之事。
“如今蠻王孟獲決議起兵相助,諸位有何良策破敵,不妨速速道來。”
謀士闞澤進言道:“張遼深溝高壘,遷延不戰,一則是閬中天險令其有恃無恐,二則是想消耗我軍糧草,令我東吳大軍不戰自退。為今之計當以精兵屯於險要隘口,待麥熟之際盡收閬中以東諸縣糧草,若張遼引兵來襲則以伏兵擊之。”
周瑜聞言點頭道:“德潤之言甚合吾意。”言罷朗聲道:“潘璋、淩統聽令,令你二人各引軍三千屯於儀隴、蒼溪兩地,牽製張遼大軍;宋謙、賈華聽令,令你二人各引軍三千屯於安漢南北兩翼,互成犄角之勢,若敵軍來犯則合兵擊之。。。。。。”眾將聞言拱手稱喏,周瑜將諸將的任務一一分派妥當之後又令陸遜速速前往武陵,告知程普等人速速進兵。
卻說董荼那引蠻兵一萬進犯永昌,太守王伉聞聽消息後一方麵會集軍民嚴防死守,一方麵遣人火速前往犍為告急。王伉召眾將商議對策,“吾本蜀中降將,蒙丞相知遇之恩授以郡丞重任,今番蠻兵來犯,伉誓死周旋,望諸位與吾同心協力,拒敵於永昌城外。”
部將韓林進言道:“永昌城防羸弱,不堪一擊,當以伏兵應之,以待援軍。”
功曹呂凱點頭說道:“南人自負勇武,卻不諳兵法。董荼那必輕視我等,大人可詐降誑其入城,屆時亂箭射殺之,其軍必亂。再令人引一軍伏於城外,兩路擊之,定可大獲全勝。”
王伉聞言麵露喜色,當即朗聲道:“不知何人敢引軍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