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魯肅一幹人等一路跋山涉水終於來到南中,尋到了蠻王孟獲。那孟獲確非常人,身長九尺,頭大如鬥,二目如電,獅鼻闊口,一開口竟似金鐵交鳴一般,“爾等東吳人士,來此所為何事?”
魯肅雖為文士,但平日裏也時常練上幾手,尋常人三五個也近不得身,此番卻被孟獲這一嗓子吼得是搖搖欲墜。身旁的潘璋、淩統二人見狀連忙上前扶住,魯肅定了定神,好一會兒才應道:“在下東吳魯肅,此番奉大都督周瑜之命前來與大王修好,兩家合兵一處共討國賊曹操,事成之後我東吳得益北,大王得益南,此後兩家永結盟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不等孟獲搭話,隻聽得一聲嬌喝:“呔!那周瑜又是什麼東西,我家大王在此逍遙快活,何必去惹那曹操。”
魯肅循聲望去,隻見一婦人身長七尺五寸,雖是一身戎裝卻掩不住一番天姿國色,此刻正秀眉倒豎,妙目圓睜,口中不斷地咒罵。魯肅見是女流之輩便不好言語,隻在一旁不做聲,看看孟獲如何對待。
孟獲見此光景不由得為難起來,但在外人麵前又不好失了麵子,雖然平日裏十分懼內,但此刻也不得不壯起膽子說道:“此是國家大事,夫人先行退下。”
原來此女正是南中有名的奇女子,火神祝融氏的後裔,現在是孟獲的夫人,因此人稱祝融夫人。祝融雖說性格剛烈,但在外人麵前總要給老公點兒麵子,於是憤憤地退入後堂。
魯肅命軍士將禮單呈上,孟獲越看越高興,不由得連連點頭道:“子敬此番前來足見誠意,但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言罷轉身對一旁的孟優說道:“先安排客人歇息,再去置備酒宴,今晚為子敬接風洗塵。”
魯肅上前一步躬身施禮道:“謝大王,在下先行告退。”
魯肅等人剛剛離去,孟獲便喚身旁從事道:“速速去請三洞元帥來此商議對策。”
不多時三洞元帥皆至,第一洞元帥喚作金環三節,第二洞元帥喚作阿會喃,第三洞元帥喚作董荼那,其中以董荼那最是機智。董荼那進言道:“同是娘生父養,因何我等就要久居這不毛之地。此番確是千載難逢之機,不若假意許之合兵,實則讓東吳與那張遼去廝殺,待其兩敗俱傷之時,我等再以精兵擊之。別說是益南,就算是成都也一並盡歸大王之手。”
阿會喃一旁言道:“我等世代居此,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何必去惹禍上身,那張遼驍勇異常,孫堅、孫策皆命喪其手,何況你我。”
孟獲聞言怒道:“中原人士各個孱弱,不過是善施詭計罷了,我自幼熟讀兵法,豈懼那張遼。三位速速整兵備戰,三路齊出分取永昌、牂牁、越嶲,我親率大軍攻打犍為,若得此四郡成都彈指即破。”
金環三節進言道:“何不等東吳與川蜀兩敗俱傷再進兵討之?”
“豈不聞兵貴神速,此刻張遼與那周瑜正鏊兵閬中,我等以奇兵襲之,犍為一破,張遼首尾不能相顧,必敗無疑。屆時我等趁機反戈一擊,打周瑜個措手不及,益州盡入我等之手。”
董荼那聞言大悅,笑道:“大王真乃孫武複生也。”
孟獲自以為得計,便與三人商議具體步驟,祝融卻在一旁言道:“大王卻是太小覷那曹操了。聽聞那張遼不過是曹操手下一員猛將而已,曹操麾下如張遼者又豈是一二之數,若大王出兵攻打四郡,那曹操定會遣精兵猛將來敵。到時怕是玉石俱焚,非但四郡難得,我等家園亦難得保。”
“夫人因何長他人誌氣滅自家威風,那曹操屢敗於燕王劉盛,此番孫、劉兩路進兵,曹操自顧不暇,我等決不可坐失良機。”
祝融見孟獲心意已決便勸道:“若大王定要出兵不妨先攻一處,屆時見機行事如何?”
董荼那聞言點頭道:“夫人所言極是。可先出兵攻下永昌,一來可表明大王與東吳結盟之決心,二來也可觀察長安的動向。”
金環三節與阿會喃本就不願意出兵,見此光景連忙一同進言道:“董荼那元帥足智多謀,兵強馬壯,不如就令其出兵攻打永昌如何?”
孟獲看了看董荼那,董荼那會意道:“就讓在下為大王打這頭一陣如何?”
“好!就依你。今晚便與那魯肅言明,令其速速回轉告知周瑜,令東吳人馬全力攻打閬中,我等見機行事。”
卻說劉盛聞聽曹仁匆匆離開臨潼去往長安便旁敲側擊地詢問曹休,曹休對劉盛自然是無絲毫戒備,把所知一切盡數告知。周倉、龐統也將潼關戰況稟報給劉盛,劉盛對諸葛亮的處置辦法也是頗為滿意,於是打定主意隔岸觀火,若東吳取勝則趁勢強攻潼關,否則便按兵不動。至於曹操的發丘計劃基本已經可以宣布失敗了,劉盛也認為沒有必要再呆在臨潼了,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讓龐統想辦法解除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