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要把這些東西都帶回家。因為農民造反軍的過河的時候把大多數拉大車的騾馬都帶過河了,所以現在這巨量的財物就散落在這廣闊的河灘地上。
因此,現在的汝寧軍根本不能夠離開此地,要不然,不要說本地的百姓會哄搶了,連其餘的明軍知道了,都會眼紅得快馬加鞭地趕過來。
於是吳世恭就吩咐道:“給朱巡撫回句話,就說汝寧軍已經在這裏與陝匪接戰了,即將獲得大勝,所以脫不了身。但殘留的陝匪流竄向了瀘州方向,讓朱巡撫帶著主力快些趕過來,盡快地向著賊軍追擊。”
“諾!”陶辛應聲就要出大帳去傳令。
“慢著!”吳世恭立刻叫住了陶辛。他用手指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今天狀態不好,自己可真有些糊塗了。把朱大典的主力叫過來,那不是引狼入室嗎?到時候這些繳獲又能夠留下多少呢?於是吳世恭又對陶辛吩咐道:“先把周副統領叫過來吧。”
等到周巡過來以後,吳世恭就吩咐道:“鳳陽的朱巡撫叫我去軍議,我將帶著親兵隊和騎兵的一個團過去,爭取拖住他們幾天時間。”
“你帶著剩下的人加緊搬運這些繳獲,在五天時間內務必要搬運一空。沒騾馬拉大車,就叫那些俘虜拉,附近如果有百姓願意幫忙的,也不要吝嗇酬勞,必要的時候可以強製征用,先把這些繳獲拉到穎州再說。”
“別管那些屍體首級了,我們汝寧軍不需要這麼多的軍功。名就讓給其他的官軍去吧,我們隻需要利,最好連根鐵釘都別留下。還有,那些做浮橋沒有燒毀的船隻,也盡量地全部拉到信陽去,也省了我們建立水師,建造船隻的一筆費用。”
“千萬注意!如果有其他官軍敢過來搶奪,不要手軟,把他們往死裏打!有什麼事都有我兜著。”
崇禎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吳世恭率領汝寧軍的一千五百騎趕到鳳陽。聞知吳世恭的到來,漕兵副將燕定山帶著手下的將領到城外汝寧軍的營地親自來拜訪。
行禮過後,燕定山對吳世恭說道:“今天吳老弟可來的真不巧,南京鎮守駱公公帶著南京京營的主力到了,今天他與朱巡撫他們一起到皇陵祭掃呢,要晚間才會歸來。”
“哦?南京的京營也到了?”吳世恭驚訝地問道。
“到是到了,可走的是丟盔棄甲!”燕定山不屑地“哼”了一下說道,“出發時是兩萬,到這裏才一萬多,其餘的人都掉隊了。”
“那他們趕到以後還打什麼仗啊?”吳世恭又問道。
“那駱公公還考慮什麼打仗啊?他的魂都沒了,就想著早些趕到鳳陽吧。其實這一切都是做給皇上看的,這次鳳陽失守,那駱公公最好的結局就是免去官職,嚴重一點連丟腦袋都有可能,所以他根本不管打仗了,就想著多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了。”
吳世恭也沒心思議論他人的事,接著就問燕定山道:“那你怎麼今天不一同去祭掃呢?”
“還不是等著兄弟您嗎?”燕定山先說了一句漂亮話,接著說出了留下的原因,“我和我兒郎的家族和祖墳也大多數在鳳陽,這些天也都在這裏安置呢,根本沒心思忙些其他的事。也是朱巡撫恩典,今天把我安排在城內守衛,所以正好遇上吳兄弟的到來呢?”
“哦?那燕大哥的家人和祖墳怎麼樣啊?”吳世恭關心地問道。
“隻能夠說是還好!那些賊軍對我們這些衛所裏的祖墳沒什麼興趣。”燕定山回答道,“不過我的家族留在鳳陽的人很少,有的兄弟留在鳳陽的人可就多了,他們可都是損失慘重啊!”
“啊!那我抽空可得向燕大哥的祖宗燒上幾枝香啊!”吳世恭立刻表態道。
“那大哥這裏就先謝過啦!”燕定山立刻向吳世恭行禮道,“還是等閑下來再說吧!現在兵荒馬亂的,出城也不方便,如果動用兵丁太多也會擾亂人心,還是先等一等吧!”
吳世恭也就是客氣一聲,當然也不會堅持。接著他看到了陪坐的唐六,就驚訝地問道:“唐兄弟也在這裏啊?”(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