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狠揍左良玉(1 / 2)

聽到了吳世恭的提問,唐六立刻失去了往日的冷靜,他開始絮絮叨叨地打開了話匣子。什麼祖墳的墓碑被在野地裏隨地大小便的農民造反軍汙毀啊;什麼唐家的財物被搶啊;什麼家中的親屬被殺啊,反正就是些這樣的事。

說到最後,唐六說道:“小侯爺!這次我唐六家門奇辱,所以決定暫時不做這漕幫的買賣了。這次我帶著三百多兄弟投到燕大哥這裏,就是想著和賊軍拚個你死我活。不報這深仇大恨,我唐六是誓不罷休。”

吳世恭聽到這裏,倒是眼一亮,他對燕定山拱手道:“兄弟我這裏有個不情之請,說出來敬請燕大哥多包涵了。”

燕定山連忙拱手回禮道:“自家兄弟,有什麼事不是好商好量的呢?吳兄弟請說!”

燕定山肯定已經明白吳世恭是看上了唐六的人。而在唐六剛開始投靠自己的時候,燕定山肯定不會拒絕,畢竟都是一個衛所裏出來的,而且能夠多些人總是好的。

可是對於燕定山來說,將來對唐六的安排也很麻煩,畢竟燕定山手下的武官職銜沒有空位置,所以如果吳世恭肯接收的話,燕定山還是樂見其成的。

於是吳世恭點頭向燕定山表示了一下感謝,接著對唐六說道:“既然唐兄弟想要投軍報仇,那我們汝寧軍倒有個好去處。”

“這次我回去以後,就準備在汝寧軍中建立一個內河水師。這水師的作用就是在淮河、長江上快速運兵和截斷陝匪水道上的退路。兵丁什麼的我們汝寧軍都有,就是少些有經驗的船工。”

“而唐兄弟的人都是長年在水上做營生的,到水師做活,總比在岸上適應許多吧。不過在座的都是自家兄弟,有些話也要敞開了說。”

“這次鳳陽淪陷。有著陝匪勢大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就是陝匪出了奇兵,打了我們官軍一個措手不及。而現在鳳陽的衛所都殘破了,估計燕大哥帶兵到了這裏以後,都會留下充當鳳陽的守軍。”

“如果唐兄弟留在燕大哥這裏,基本上不會遇上什麼打仗,那安危是可以保證的。可是到我們汝寧軍的水師,那就會與陝匪作戰了,風險也會大了許多,所以這點就要唐兄弟和你的弟兄們好好地考慮一下。”

“不過我也在這裏承諾。隻要唐兄弟你們過來,我先給唐兄弟一個把總的官銜,領我們汝寧軍的副團長職銜。你也很了解我們汝寧軍了,這個官職就相當於副千總了,待遇什麼的也相當豐厚。你的弟兄也有總旗、小旗的職位。絕對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聽了吳世恭的話,其實唐六早就動心了。之所以要投軍。報仇是一個原因。可自己和跟隨的弟兄們的前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唐六和吳世恭本來私交就不錯,又了解汝寧軍那種蓬勃向上的朝氣,所以唐六就想馬上答應下來。

可是因為唐六最先投靠的是燕定山,所以這時候的他也有些猶豫,所以就用征詢的目光看向了燕定山。

燕定山立刻大笑道:“小六!你還猶豫什麼呢?吳兄弟這裏有這麼好的條件,連哥哥我都想過去呢!我和吳兄弟可是不分彼此的。投靠他也和投靠我是一個樣的。”

既然燕定山都答應了,唐六也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他立刻跪下向吳世恭磕頭,確認了吳世恭主公的地位。吳世恭當然也坦然接受了,明朝這時候就是這種風氣。如果沒有這個儀式的話,雙方反而感到不那麼正規了。

當然,行了大禮以後,唐六也就不能夠再投靠他人了,要不然,他可就會被世俗眼光給唾棄的。而吳世恭接受以後,也將全力庇護住唐六。這也就是個雙方鄭重承諾的意思。

解決了這件大事以後,吳世恭與燕定山接著閑聊了一會兒。在送別燕定山的時候,吳世恭包了一千兩的香火銀給了燕定山。

在虛情假意地推托一番以後,燕定山當然心照不宣地接受了。他知道這香火銀可不僅僅是為了燕定山的祖墳燒香用的,還有就是感謝燕定山把唐六他們讓給了吳世恭。

休息了一晚上,在第二天早晨吳世恭就帶著親兵入城軍議。鳳陽城內的衙門幾乎都給農民造反軍給焚毀了,所以朱大典也隻能夠在城中征用了一座比較完整的富家宅子,做為臨時的衙門。

吳世恭是到的比較晚的,在一番行禮以後,堂中的文武紛紛落座。這也可以看出,在這戰亂的年代,武官的地位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很多時候他們參加軍議,都不需要站立而是有著座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