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鳳陽的情況又是怎麼樣呢?因為鳳陽離潁州有著四百四十裏。駐守鳳陽的太監楊澤就認為農民造反軍還遠著呢。他與往年一樣,照例歡度元宵佳節,街上照樣笙歌盈耳。而留守朱國相與知府顏容喧也是同樣,忙於節日應酬。根本無心鳳陽的防禦。
而鳳陽本地的民情又是怎麼樣的呢?雖然鳳陽這裏是明朝皇帝的老家,可是有首鳳陽花鼓流傳到了現在,就是那首“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這在當時也確實是真實情況。除了有黃河奪淮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裏是明朝皇帝和很多勳貴的老家。
那些皇莊和勳貴莊子兼並土地就不用去說了。還因為要修繕皇家建築和為那些勳貴勞作,鳳陽本地的百姓要比其他地區多上幾倍的徭役。當然,鳳陽地方官府也是趁機斂財,暴征了幾倍的徭役征發銀,使得當地百姓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明朝的那些皇帝對於家鄉人確實有些不太好。
所以在崇禎四年十一月,南京禮部右侍郎錢士升奉命祭告鳳陽皇陵之後寫的奏疏裏,就報告了鳳陽地區衰敗的景象。最後錢士升的請求也並不高,要求減免一些鳳陽的賦稅。
可是,崇禎皇帝唯恐鳳陽開了先例,各地起而效尤,因此他不作正麵答複,隻批上一句“其周恤民瘼事情已有屢旨”,就用空話搪塞了過去。
所以就在張獻忠部圍攻穎州的時候,就有鳳陽的窮苦百姓相邀農民造反軍入鳳陽。並且他們都很熟悉當地的情況。畫圖造冊給了那些首領,什麼地方有明軍?哪一家富裕?都是向張獻忠等人交待得清清楚楚的。
有了內應那就更好辦啦!於是在攻下穎州以後,張獻忠等首領準備采取遠程奇襲的作戰方法,巧取鳳陽。而在這以後,也成為了張獻忠部攻打城池的一種慣用伎倆。
這些首領密遣壯士三百人,化裝成為商賈、車夫以及和尚、道士、乞丐等,在那些內應的掩護下,分別進入了鳳陽城內,分投各宿。又命令部隊以非常隱蔽的方式,晝夜不停,快速行進,繞過沿途的府州縣,直驅中都鳳陽。
而這一決策的依據是:農民造反軍已經完全了解了鳳陽的兵力。知道鳳陽守軍力量薄弱,留守司隻有四個衛所的兵力。同時這裏是明朝中都,在政治上有著很大的影響。
崇禎八年正月十九日,在鳳陽官員和守軍的目瞪口呆之下,農民造反軍精銳三萬突然出現在鳳陽城之下。明朝中都鳳陽告急。
直到這個時候,鳳陽官員和守軍才開始準備著作戰,並且向著各處派出了求救的信使。(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明末瘋狂》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