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曆史的慣性(1 / 2)

“啥話也不說了!這裏有著皇陵,隻要失守,我們可都是要丟腦袋的。我老朱過來以後也沒有虧待過弟兄們,隻要這次把賊軍打退,所缺的餉銀全部補齊,所有的弟兄還有五兩銀子的賞賜!”鳳陽留守朱國相大叫道。

朱國相的承諾惹得自己的親兵是大聲叫好,可是其他的兵丁卻在一旁冷眼旁觀。雖然上次兵變以後朝廷補發了一批軍餉,可是那些大頭都讓朱國相這些官員們瓜分了,那些兵丁隻拿到些塞牙縫的活命錢,所以他們一點兒也不相信朱國相的話。

因為鳳陽無城可守,所以在見到農民造反軍大軍以後,在正月十九日,鳳陽留守朱國相帶領指揮袁瑞征、呂承蔭等五千五百人出城狙擊。

當戰鬥一開始,農民造反軍一千人靠近試著攻打的時候,一隊隊明軍就開始轉身而逃了。接著整支明軍開始崩潰,見勢農民造反軍主力也全部壓上。

之後的戰鬥中,鳳陽留守朱國相被擊死,四千明軍被殺逃散,餘下的明軍則跪在地上舉手投降。鳳陽也就沒有了出城一戰之力了。

而到了二十日淩晨,大霧彌漫,伸手不見五指。農民造反軍在城下部署攻打策略。先前混入城內的內應也大力配合。入夜,農民造反軍發起猛烈攻擊。

在這個時候,守軍也在鼓樓下發現有農民造反軍在活動,急向長官稟報,可長官卻以為這是蠱惑人心,將稟報人斥責一頓。

可就在話音未落的時候,守軍卻自己亂了起來,都還不知是怎麼回事,隻見士兵一個接一個地跪地下求饒。可笑的是。他們也不知道是向哪裏投降,要知道,這時候農民造反軍的主力還沒有進城呢。

就這樣,鳳陽失去了最後抵抗的機會。沒過多久,城外的農民造反軍就湧入城內。號稱中都的鳳陽,就這樣落入農民軍手中。城中餘下三千多的守城明軍根本來不及還手,就全部被殲了。

隻有墳監楊澤等聊聊幾位官員逃出城外,城中士紳也隻有極少部分向著城東、城南逃了出去。

張獻忠進入鳳陽以後,懷著對大明朝的憤恨,挖掉朱元璋的祖墳。放火焚燒了朱元璋祖墳的樓殿和朱元璋曾經出家的龍興寺。共燒毀巡撫、府署衙門近六百間,鼓樓、龍興寺六十七間,民房二萬多間。

之後又殺掉了平日作威作福、抗拒農民造反軍的指揮程永寧等官員四十一人,還有諸生六十六人、太監六十餘人。

並且農民造反軍還打開監獄釋放了獄中的囚犯,關押在高牆裏麵的“罪宗”(宗室囚犯)也被釋放。而知府顏容喧則躲進監獄裏。換上囚服,裝成囚犯。希圖蒙混過關。最終被農民造反軍查出,在堂下杖之二十後推出斬首。他可真是死也死得很難看啊!

接著農民造反軍就開始大掠全城了。因為鳳陽的百姓極其貧苦,所以財富的集中也相當驚人。共掠獲金銀財物上百萬,糧食超過六十萬石。大批宗室、官宦士紳人家的女眷飽受淩辱,使得張獻忠他們也好好地過了一把癮。

此外,雖然鳳陽的明軍不堪一擊。可其兵器裝備卻相當精良,就是那些兵器裝備大多數都儲存在庫房中,等待著官員們的監守自盜,基本上都沒有下發給兵丁們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