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鳳陽告急(1 / 2)

但鳳陽這種防禦空虛的狀況,在以前也並不是沒有引起一些有見識的明朝官員重視,可這些重視意見報到朝廷以後,卻被明朝朝廷給忽視了過去啦!

自從農民造反軍首次進入河南以後,其實鳳陽的安危已經引起了一些官員們的注意。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已預感到不妙的前景,上疏朝廷請增兵設防鳳陽。他說:南京、鳳陽、承天,都是皇帝陵寢所在地,乞請敕令淮撫楊一鵬做好提防準備,以防流賊東犯。

而兵部尚書張鳳翼也意識到這一點,奏請崇禎皇帝敕令鳳陽巡撫、東撫操江加強要害地區的防守。

可這時候明朝也已經到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地步了,不是迫在眉睫的事,就很難得到崇禎皇帝和朝廷內閣六部的絕對重視。所以在下發了一張公文,讓鳳陽加強防禦以後,明朝朝廷是什麼事也沒有做。

可就算是朝廷不重視,如果鳳陽地方自己重視起來,自力更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行啊!可看看鳳陽這裏是怎麼樣做的吧。

太監楊澤和衛軍指揮侯定國酷虐成性,苛待士卒,引起士兵強烈不滿。在崇禎七年十二月,也就是吳世恭率領汝寧軍在河南南部到處滅火的時候,這裏的守軍竟然舉行了兵變。而起來造反的士兵,一舉殺了上司衛指揮侯定國。一時間,鳳陽軍無主將,兵心渙散,根本是無心防守。

崇禎八年正月十六日,張獻忠、掃地王、太平王率部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潁州城外。猝不及防之下,穎州失守。潁州知州尹夢鏊在戰鬥中身受重傷墜水身亡。

而在這次守城戰中,穎州本地人,八十五歲的前任兵部尚書張鶴鳴和二弟張鶴騰、三弟張鶴齡組織鄉紳。招募士兵,拚死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城破被俘。

於是農民造反軍將張鶴鳴倒掛在樹上,用亂箭射死,張鶴鳴的兒子張大同不忍見父親慘死,扒在張鶴鳴的屍體上被殺,張鶴騰、張鶴齡以及一百多名鄉紳同時被殺。

這是農民造反軍造反以後殺死的首位明朝六部高官。張鶴鳴也是天啟初年的風雲人物,當年熊、王之爭時,他支持王化貞並懷疑熊廷弼有通敵的嫌疑。與熊廷弼掐得不可開交,後因廣寧之敗被彈劾下台。

而當魏忠賢當政時期,張鶴鳴複出為南京兵部尚書。在崇禎初年處理閹黨時,張鶴鳴被視為魏忠賢集團的人,被清理出局。所以硬從政治派別來排隊。吳世恭應該和張鶴鳴是一黨成員。當然,就算到了現在。吳世恭還搞不懂什麼閹黨、東林黨的。要不然他也不會與東林黨骨幹侯恂家打得火熱。

可雖然張鶴鳴是被崇禎皇帝清算的,但其還是很忠於大明朝。就是這位前兵部尚書組織民壯竟然才守城了半天,這倒是有些紙上談兵的嫌疑。

而穎州的失陷,在皖北引起強烈震蕩。臨近州縣紛紛采取措施加強守備。要知道現在是元霄節剛過去,節日的喜慶還留有餘波。所以為了防止農民造反軍的密探混進城,太和等縣作出決定:嚴禁再在城中遊賞。全城恢複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