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T2黑鐵重型星際工業艦(2 / 2)

陳凡給采礦機器人安裝上初級智能,這種智能程度差不多相當於人類小學畢業。會說話識字讀寫,沒有什麼思考計算能力,數數也就數個幾百就到頭了。

這些20米的采礦機器人背上有個契合軀體的箱子。左臂可以變化礦鑽,右臂可以變化一個大爪子,方便抓取礦石,還可以拉礦車行動。

采礦方麵是沒的說,絕大部分礦產都會分門別類的放置,廢渣還會進入壓縮機,變成“磚塊”用來加固礦洞四壁。反正陳凡看完覺得對比藍星的礦工完全就是降維打擊。

陳凡造了一萬礦工機器人就不再繼續了,造多了自己也不能全部帶走。等把專門的采礦星艦造出來,這些礦工機器人正好上去工作,也節約了采礦艦原來需要的人手。

一天又一天的努力下,陳凡終於是把兩艘T2黑鐵重型星際工業艦的外殼搭建起來了。兩艘T2黑鐵緊挨著T3塔爾,等把工業艦造完再在山頂開個洞出去。免得哪天來個不開眼的星獸盯上自己,就得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這地下洞穴擴充一下,四周再加固一下,估計能放個T3救贖者加兩艘T2黑鐵。不是陳凡不想造T2戰鬥類型的星艦,實在是沒貢獻點換藍圖啊,如之奈何。

時間剛過一個月,采礦機器人就傳來捷報,挖到星核級材料了。陳凡趕緊下礦去看了看,這是一種深灰色的天然六麵體礦石結晶,看著還不錯。

陳凡吩咐采礦機器人縱深挖掘,先探測下這種星核級材料的礦區範圍。結果讓他很欣慰,愛娃的推斷很正確,這才挖到地底1500公裏就出現星核級材料了,這顆行星果然是拚湊起來的。

最終陳凡在第二個月末完成了這兩艘T2黑鐵的建造,並且完成了中級智能艦員的滿裝。

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建造中級智能艦員做幫手,也是因為中級智能艦員的核心零件需要用到少量的星核級材料。沒有星核級材料也不是不能造,隻是陳凡不想造瑕疵品出來,直接一步到位了。

每艘T2黑鐵滿員是100人,兩艘T2黑鐵竣工後陳凡就輕鬆一些了。繁重多樣的工作甩掉一大半,隻需要定時檢查各個崗位的工作情況,總領大局即可。

接下來是設計地下洞穴的構造,讓它能裝下T3救贖者的同時不至於塌了。畢竟T3救贖者全長75km,可不是T2黑鐵這樣的小家夥。

陳凡指揮采礦機器人幹起了拆遷,把T3塔爾拆除用來騰地方,材料正好用來彌補礦產產出的不足。

但即使有兩艘T2黑鐵的幫助,陳凡也花了足足半年時間才完成T3救贖者的大部分建造。

一方麵,陳凡嚴重低估了T3級別星艦建造的複雜程度;另一方麵,材料產出有限,T2黑鐵在狹窄地域施展不開也是問題。

T3級別的科技在整個宇宙也算初步邁入高等行列,光是一個星盾科技,就難住了陳凡一個月。星盾是戰艦邁入T3行列的核心標誌,更何況T3救贖者還是T3星艦中的佼佼者。

T3救贖者甚至能和一些地域的偽T4過過招,由此可見T3救贖者的建造難度。陳凡上來就搞T3級別,隻用了六個月還是因為灌輸的基礎科技理論,要真靠他自己學習,至少也得以年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