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剩下最後的引擎核心了,T3救贖者采用的是八級星核級曲率引擎,這已經是星核級引擎中最快那一檔了。
星核級引擎講究一體化,即一次性鑄就完成,不能拚接,一點點瑕疵縫隙都會影響運轉的穩定和使用壽命。之前陳凡已經失敗了兩次了,現在是第三次實驗。
“1號,開始澆築。”
“收到澆築指令,啟動材料輸送。”
這些中級智能就是遜阿,冷冰冰的,沒事的時候陳凡還是喜歡和愛娃聊天。給愛娃講他以前釣位坐一天,牽頭老黃牛回家的糗事。
很快,引擎核心就澆築完成了。等他三天後去看的時候,結果讓他很滿意。冷卻完的引擎核心仿佛一顆強有力的心髒,源源不斷的向外泵動“血液”。
星核級引擎不像T1T2級別星艦的星空級引擎那樣粗糙,它精美的簡直像個藝術品。星核級引擎相較於星空級引擎來說,完全是質的飛躍。
星空級引擎能量轉化率在30%到49%,最高不會超越50%,這是個鐵律。而星核級引擎最高可以達到79%的能量轉化率,幾乎是星空級引擎的兩倍。
星空級引擎原材料還停留在傳統能源的薈萃。既可以燒煤、石油等碳基分子能源,也可以轉化恒星能、宇宙風這類星際能量,並自帶核能儲備。
在曲率航行時,星空級發動機隻能依靠核能輸出能量,光是維持星艦航行就得消耗一大半,補充儲備能量速度以天為單位。
星核級能源則可以消化“能晶”,進一步提升續航能力和爆發能力。可以以小時為單位來迅速補充儲備能源,大大提高了T3級別引擎的性能,這也是T3星艦能維持星盾的底氣所在。
這也是T1T2級別星艦為什麼不加載星盾的原因。一個是星盾小型化後,整體能量不大,敵人的主炮過來,該噶還得噶。另一方麵,T1T2級別的引擎也帶不動星盾這種能源大戶。
能晶,是星球以萬年記的漫長歲月誕生的神奇能源,誕生地點也難以捉摸。唯一知道的是,這是目前發現的最高效能源。不管是星核級、星係級引擎,隻要消化的了,都是百分百轉化率。
這種能源密度極大,一塊巴掌大的能晶都重達幾十斤。單位能量更是驚人,堪稱宇宙一大奇跡產物。所以在星艦能量見底的時候,利用能晶來補充消耗就成了T3星艦的共識。
終於搞定了,陳凡也是鬆了一口氣,這下把引擎安裝上去就可以試航了,想到這裏陳凡也有些按捺不住的小激動。
經過三天的調試,陳凡登上T3救贖者。從外麵看T3救贖者,就像一個織布的飛梭,或者說一條放大了無數倍的劍魚。修長的身型能夠使它即使在隕石帶中,也能穿梭自如。
中控室設計在艦身三分之一處,舷窗斜上方是一整片厚實裝甲。必要時可以降下擋住舷窗,通過外投影裝置把外圍情況投射到屏幕上,跟正常從舷窗望出的情景無異。
這個設計有點類似甲殼類星獸保護頭部的裝甲,或許最初的靈感就來源於此。降下裝甲之後的T3救贖者才是真正的形態,如同一個無縫的刺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