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與鈣也是一對伴侶,可以說形影不離。從鈣的吸收就需要維生素D的幫助,小兒佝僂病是由缺鈣造成的,而治療選用維生素D,因為缺鈣是由於缺乏維生素D所致,可見二者關係密切。
前麵在介紹鈣製劑時,已經看到許多鈣製劑都含維生素D,製成為複合劑以便於鈣的吸收。
維生素D的來源有三條途徑:食物供給;經太陽中紫外線照射在皮膚中合成;藥物製劑。
人的皮膚中含有一種膽固醇,叫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光中紫外線照射後,能轉變成維生素D3,這是人體內維生素D3的主要來源。所以,向太陽要維生素D是一種最經濟、最方便的方法。
曬太陽也要講究方法,既要通過曬太陽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又要防止過量對身體造成的傷害。所以曬太陽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長期在室內工作,尤其是礦工,終年在井下開采不見太陽,需要在戶外接受太陽照射,礦工甚至要定期接受紫外線燈照射。
②陽光照射裸露的皮膚方有效,讓紫外線作用於皮膚上,才能產生維生素D。
③避免在陽光下暴曬,強烈的太陽光中含有大量的紫外線,可造成皮膚燒傷。
④不要讓太陽直接、長期照射皮膚,這樣會使皮膚內大量色素沉著,甚至可能誘發皮膚癌變。
⑤曬太陽時,要保護眼睛,避免陽光直接照射眼睛,以免損傷視網膜。
⑥在室內曬太陽不能隔著玻璃,因為紫外線通過玻璃時會被吸收。如在室內曬太陽應打開窗子,否則,太陽是曬了,可是沒有紫外線照射,產生不了多少維生素D。
適當補鈣:特殊需要在合理膳食中已提到“藥補不如食補”。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考慮到一般膳食不能提供足夠量鈣的時候,就需要額外藥補。
所謂特殊情況,有生理、病理和工作的需要。如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青少年,妊娠和哺乳的婦女。已引起繼發性骨質疏鬆的疾病需要鈣的補充。另外,就是特殊工作如重體力勞動者,宇航員、飛行員等。在失重情況下,骨量易丟失,都需要鈣的補充。
堅持運動練習:保持骨骼的活力運動是防治骨質疏鬆的三大原則之一。通過運動才能刺激骨骼的新陳代謝,吐故納新。
否則,骨骼也會“用進廢退”。
骨骼的形成和發展也有一個過程:生長發育階段,骨形成大於分解。
相對穩定階段,骨形成和分解達到基本平衡;進入老年期,骨的分解大於形成時,處於衰退階段,發生骨質疏鬆。人到老年,活動減少,機體的新陳代謝處於低的狀態。骨骼這座“大廈”的建築者——成骨細胞處於休息狀態,而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建造與破壞失去了平衡,動搖了骨骼“大廈”的基石,骨骼變得疏鬆、密度降低,韌性下降,輕微外傷就會導致骨折。
運動從青年時期就應開始,老年人也不能停止,要喚醒睡眠狀態的成骨細胞,使它不斷受到刺激,激活成骨細胞的活性,抑製破骨細胞的活性,使更多的鈣沉積在骨組織上,增加骨的密度和韌性。
運動的方式,在治療中已經講了。因人而異,最簡單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體操、打太極拳等不需要什麼設備和場地,隨時可以進行,但是貴在堅持,應做到持之以恒。
小時患過佝僂病的老年人要早預防發生骨質疏鬆佝僂病是指嬰幼兒由於缺鈣和維生素D缺乏,骨骼不能正常鈣化,使骨骼中礦物質含量減少,骨骼變形,出現“羅圈腿”、雞胸、串珠肋、關節腫大、生長發育遲緩等。
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
一是兒童、青少年時期,骨骼發育不好,骨內鈣儲存不足,骨峰值往往比同年齡人要低,“骨鈣庫”中“儲蓄金”太少,不能為老年時提供“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