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老年人多數鈣吸收不良而缺鈣,青少年又沒多少儲備,隻有動員骨頭老本“支出”。先天不足,後天又失調,所以易發生骨質疏鬆。
因此,小時患過佝僂病的人,就要從多方麵注意保護骨骼,預防老時骨質疏鬆提前到來。
婦女月經初潮較晚的人也要早預防骨質疏鬆過早來到身邊月經初潮早晚與骨質疏鬆發病有關。一般來講,女孩子到了12~13歲開始第二性征發育,出現子宮內膜規律性的脫落,即月經。因個體差異,有的女性到十七八才開始有月經。
月經初潮早晚與女性體內性激素的分泌有關。對於初潮較早的婦女,其體內性激素分泌較早、較多。此時期正是骨骼發育的大好時期,到成年時骨骼強壯,骨密度峰值高,“骨鈣庫”充足。
初潮較晚的人,性激素分泌較少、較晚,骨的發育受到影響,成年後骨密度峰值較低。
由此看來,從月經初潮早晚,就應該注意,及早采取措施,從飲食運動著手,增加骨量,以防老年骨質疏鬆。
另外,流行病學調查還告訴我們:月經初潮早晚與閉經早晚也有關係。
我國婦女絕經年齡平均為49歲。初潮較早的人閉經也較晚,一般不易骨質疏鬆。而閉經較早者,骨質疏鬆的發生率也較高。
可見,月經初潮較晚,閉經較早的婦女,已成為婦女中骨質疏鬆的高危人群,這些婦女要注意自我監測和保健治療。
早閉經和卵巢切除婦女是骨質疏鬆高發人群我國婦女絕經年齡平均為49歲,但有的婦女在30多歲左右就閉經了,由於性激素分泌提前衰退,骨質疏鬆發生率高且來得早。
卵巢是女性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製造卵細胞。但如果因某種原因如卵巢囊腫、卵巢癌等,不得不進行卵巢切除,術後體內雌激素迅速降低,導致骨的建造與破壞失去平衡,破骨細胞活性增強,破壞大於建造,易發生骨質疏鬆。
如果單側卵巢切除,另一側卵巢還可彌補不足,如果雙側卵巢切除,就應當適量用性激素補充療法,給予外援性性激素,防止骨質疏鬆發生。
不孕不育男女與骨質疏鬆已知性激素與骨代謝有密切關係,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減緩骨鈣丟失。不孕不育男女其中原因與生殖係統發育不良有關,性激素合成分泌減少。應該檢查不孕不育原因,針對性進行治療,同時應做男女性激素檢測,預防骨質疏鬆。
此處順便講一下,正常性生活可提高體內性激素水平,健康適當的性生活還可調節心情,有利於增強腦力和體力,延長壽命。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與衰老有著密切的關係。老年人多腎虛,適當選用一些補腎中藥,多有性激素的作用,而又不是性激素,有助於增強體質,強筋壯骨,延緩衰老,預防骨質疏鬆,是老年人保健的一種輔助方法。
瘦人比胖人更易患骨質疏鬆瘦和胖用什麼標準來衡量?
首先要知道正常情況下人的標準體重,有兩種方法:
成人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例如某人身高168厘米減100乘上0.9等於61.2千克。
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m),大於此值為肥胖。
胖和瘦的判定:超過標準體重10%為超重,超過20%以上為肥胖,低於標準體重為瘦。
例如某人的標準體重為61.2千克,如超過20%則變成73.4千克,成為肥胖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