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鬥牛市的智慧(1 / 1)

筆者在對2006~2008年大勢分析時曾說過,2006年的股市是小牛--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一路向上,持續攀升。2007年股市是鬥牛--震蕩起伏、生死博弈,不經較量難分高下。因此,2006年需要的是勇氣,2007年需要的是智慧。

進入2007年的首季,股市已表現出鬥牛般的凶猛和殘酷。在短短的10個交易周中,既譜寫了一日暴跌的曆史,也開創了一日成交2

005億元的天量紀錄,既突破了上證指數3

000點的曆史高點,又產生了6個交易日下跌439點的極速回調;既讓3元的非ST個股基本消滅,使130餘隻股票創出曆史新高,又使十大權重股止步不前。股市的大起大落所引發的大喜大悲,使市場感受到2007年的牛市賺錢難。

難是因為走勢震蕩,而震蕩是因為多空分歧,理念的雙向、信息的雙向、政策的雙向、資金的雙向逼迫出走勢的雙向。2007年國民經濟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是2月的經濟數據顯示,貿易順差、貨幣供應、新增儲蓄均創曆史新高,加息的陰影和對緊縮政策的預期,使基本麵分析產生多空對抗;2007年集團整體上市,優質資產的注入將成為資產優化配置的主流,但是在股價翻番的誘惑下,大非的解禁壓力空前增加;2006年的年報已經初步顯示上市公司整體業績有30%的增長,但是公司的股價似乎已提前炒作甚至出現透支。價值與價格在雙方波動中尋求平衡;3月份新發行的近800億元基金資金成為做多動力,但是3

000點屢攻不破的憂慮,又迫使資金進退兩難;指數期貨退出後的上升與指數期貨推出前的下跌,兩種期望又矛盾重重;對中期調整的分析觀點與對2

500~3

000點箱體盤整的觀點既相同又有差異;主流資金對權重股的按兵不動與遊資對低價股的熱門炒作,使內外圍資金失去了跟蹤的方向。所有這些現象恰如進入鬥牛場的勇士,麵對充滿野性和蠻力並抵著牛角、紅了雙眼的鬥牛,勝負難定、成敗難決。

鬥牛既是一場生死博弈,也是一場顯示智慧的藝術,鬥牛士的勝算就在於勇氣和智慧的結合。

麵對2007年震蕩市,智慧的第一亮點便是冷靜地認清大勢。“2·27”暴跌,中國高層及國際大師的第一觀點便是中國基本麵沒有變,牛市的總趨勢沒有變。千萬不能在震蕩中因恐懼而錯失良機,也不能在震蕩中因貪婪而擴大風險。許析光在《投機智慧》一書中,提及投機大師羅傑斯的與眾不同的買賣方法,這便是不聞不問:不問價格、不問專家、不問走勢、最低限度持有3年。因為他認為當時德國股市正進入早期的牛市階段,顯然這是一種看大勢賺大錢的智慧。智慧的第二亮點是細致地精選牛股。牛市的賺錢效應不是體現在指數,而體現在個股。牛市的投資收益來自企業的紅利分配。牛市的差價收益來自企業的盈利預期,因此牛市賺錢的著眼點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牛股中。智慧的第三亮點便是科學地安排資金配置。在戰場上,任何一位高明的指揮員都始終掌握著一支機動兵力,以隨時應對複雜的戰局。股市如戰場,變幻莫測的市場如果沒有備用資金,那麼被動挨打的局麵隨時可能發生。

大浪淘沙適者生存,熊市需要智慧,牛市也需要智慧。滬、深股市十幾年的風風雨雨已淘汰了一大批散戶、大戶、莊家、券商。這種殘酷的淘汰在牛市中還將延續。震蕩就是一種強弱的淘汰、一種盈虧的博弈、一種成敗的決鬥。中國股市已不再是大戶年代、莊家年代及券商機構年代,而是中外資金大流通、大角逐的年代。因此,必須提升智慧的廣度和深度。

麵對2007年的震蕩牛市,是牽住牛鼻、騎上牛背還是撞上牛蹄,將由智慧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