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珍惜生命(1 / 1)

古人雲: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旅。在人生的旅途中,健康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所謂赤條條來,又赤條條去,本是指錢財為身外之物,不必太在意。作為股市中人,擺正錢與命的關係實在是很有必要的。有人說:吃穿夠用就可以了,何必忙忙碌碌呢?這話未免偏頗,怎麼叫夠用?標準是什麼?不夠用是否就可以忙忙碌碌?筆者以為賺錢是必要的,尤其在創業階段,吃苦耐勞、勤奮敬業,這是生命的有效發揮。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貪生而庸庸碌碌、無所作為,這不僅不是珍惜生命,而且是浪費生命。但是反過來,為了賺錢而搏命,這也是對生命的蹂躪。

筆者曾為了賺錢、為了積累原始資本以聞雞起舞的精神,星星未退出門,星星升空歸家,一人兼任多家企業工作,可謂“雞叫做到鬼叫”。進入股市後,有時一天內寫3篇文章,趕1個電視台做節目,又跑2處上課,時間之緊湊是難以想象的。但是筆者並不感到累,因為每天我在精神與物質上均有收獲。我把這種快節奏的生活看作是生命在於運動。同時,我不吸煙、不喝酒、準時吃飯和睡覺,生活保持規律,每逢節氣適當進補,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精力,使生命與賺錢建立起一個良性循環。

幾年來,股市滄桑,風雲變幻,有多少人無謂地浪費了生命。記得有位朋友,曾擁有千萬元以上資金,後來逐步縮小,隻剩下幾十萬元。照理調整心態,以這幾十萬元,仍有可能東山再起,可是他始終悶悶不樂,沉重的失落感使他的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這是太看重錢的結果。據說他平時十分節儉,連中午自費吃盒飯也要討價還價,等別人吃過後、盒飯削價時再買,可謂是世界大文豪巴爾紮克筆下的葛朗台式的人物,終身是金錢的奴隸。還有一些股友,論能力、魄力、財力均屈指可數,但是心高氣傲,叱吒風雲,如當年的遼國發,可謂1994~1995年上海灘頭塊牌子的機構主力,結果因“327”國債事件違規查處,以致流落海外。這是因為太看重金錢的神通,以致在金錢的驅使下過度耗費了生命的精華;他們透支的不是金錢,而是生命。其實真正的實力,在於持久的能耐。更有個別股友,窮則思變的心情太迫切,將平時省吃儉用的錢,甚至生活開支傾囊而出,希望一搏成功。結果事與願違,希望變成了失望,做富人的美夢變成了做窮人的現實,最後萬念俱灰而萌生死意。在股市中,輸贏本是尋常事,跌倒了重新爬起,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那種百折不撓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才是生命受到珍惜所煥發的光彩。還有一些股友確實為股市嘔心瀝血,早起晚睡,廢寢忘食,可惜大部分的精力不是花在選股上,不是花在大勢的研究和熱點的分析上,而是花在算賬上,每天晚上算一下手中股票的盈虧,成本多少,贏多少,虧多少,如果贏了還可贏多少,如果虧了什麼時候可解套。在他們的頭腦裏,不是去考慮股票的內在價值,而是股價變化;嘴裏念念有詞,始終不斷地重複那些祥林嫂式的語言:“呀!我漲的時候沒走,現在套牢了,否則已是盈利了!”“呀,我應該抄底買進,那樣我就可以大贏了!”他們一進入證券營業部,兩眼就緊盯走勢,心髒隨走勢波動,這是一種對生命的慢性折磨。筆者既不會為輸贏而耿耿於懷,盡管贏時高興輸時不樂,但總體處於一種釋然的狀態。股市機會多多,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世上的事往往是辯證的。數年來,我從未因輸贏而輾轉難眠。有時判斷失誤,我就以破財消災自慰,有時錯過機遇,我就以此財不該我發而付之一笑。我也不願以違規而浪費生命,也不會以無效勞動而白白消耗生命。想到社會上還有不少人辛勞一生、勞累而死,還有不少人正在貧窮線上掙紮,我更應珍惜生命。從我個人來說,我的生命已付出了不少代價,我再不能使生命白白地耗費,我要讓自己活得更充實、更有價值。當然,我不可能像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也不會像杜甫那樣,詠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我在股市中,選擇個股十分看重其質量、股性如何,對於死氣沉沉的個股是不願去碰的。我是個追漲殺跌的短線操盤手,我以為當這個股票開始放量向上、產生突破時,就應堅定跟進,因為這是該股票最具市場價值的時候。同樣,當該股票破位而下時,我就堅決殺跌,因為這是該股走弱的開始,是失去投機價值的開始。而對生命更是如此,當我認為某些事情沒有價值或事倍功半,就一般不輕易去消耗生命,而當某件事情十分有意義,我就會竭盡全力去拚去搏,去認真踏實地幹,甚至可能付出血的代價,我也在所不惜。

當然,股市中人各有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價值而言,錢不一定就體現價值,人也不一定就是價值的體現。筆者認為,真正的價值在於人與錢之間一種良性的循環、一種相輔相成的補益。

股市有句俗話,錢財好比是“0”的數位,或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甚至萬萬位,但生命始終是首位數,失去了首位數,後麵的“0”再多也是“0”,隻有生命以非“0”的數字出現時,那麼後麵的“0”才有了意義。這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