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4日,就在“兩會”閉幕的當日,滬、深股市雙雙拉出一根“穿頭破腳”的長陰線,並以3
277億元的近年天量使滬、深股市分別重挫和。據《證券時報》網絡數據顯示,兩市淨流出資金241.43億元,除銀行、黑色金屬以外,其餘23個行業均表現為資金淨流出。尤以家電、餐飲旅遊、交運設備、采掘和保險列前,而跌幅居前的則是地產、水泥、煤炭、建築等與房市相關的產業。作為本輪行情的四大熱點,觸摸屏、傳媒、三網合一、電子支付也集體退潮,作為市場穩定器的大盤藍籌股也順水推舟,從而使股指飛流直下。一根實體為73.7點的長陰線將滬市15根在2
400點一線艱難爬行的努力一掃而盡,將滬市自今年以來43個交易日所積累的(以收盤指數計算)的升幅,一下縮減至。這根在中國股市剛剛開始恢複元氣便當頭棒殺的陰線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首先,客觀而言,目前的股市底氣尚不足。2012年的行情隻能是“潛龍在淵”的行情,而不可能是“飛龍在天”的行情。43個交易日僅僅爬升,可見上行的艱難。正因為是“潛龍在淵”,所以始終受著經濟放緩、貨幣政策穩健從緊、新股加速擴容、解禁股不斷打壓、歐債美債的波動、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等因素製約。尤其是房地產的嚴格調控,使一大批相關產業難有增速。但是滬、深股市畢竟已進入估值底部。從2007年牛市高點回落,調整了四年八個月,已到了否極泰來的時期,所以上證指數2
132點已拒絕下跌。正因為如此,在證監會主席屢屢唱多的號角之下,潛龍進入了一個複蘇階段。在滿懷著對“兩會”的政策預期之下,2月27日上證指數摸高至2
478.3點,進行突破2
500點的關前蓄勢。然而三次震蕩均未能突破此高點,至“兩會”結束當日,上證指數依然隻能艱難摸升至2
476.22點。顯然多方已筋疲力盡。當溫總理答記者問結束,市場的政策預期未見真章。尤其是溫總理關於房地產調控遠未結束的講話,使原先作為本輪行情龍頭板塊的房地產受到直接衝擊。榮安地產(000517)、招商地產(000024)、保利地產(600048)等紛紛跳水,從而帶動其他板塊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多方無奈之下,唯有以退為進,重新蓄勢,這便產生了久盤必跌的一幕。
其次,從2
134點至2
478點,上證指數盡管升幅隻有13%,深市升幅雖強於滬市,但總體而言,整個股市升幅並不大。然而在超跌反彈的炒作之下,不少個股的升幅已遠超大盤。據不完全統計,同期升幅在50%以上的達35隻,在30%以上的達203隻,升幅在20%以上的更是多達549隻。銀行股雖然升幅不大,但由於先於大盤止跌,所以也存在10%~20%的升幅。而這些獲利盤,必然會乘機出逃,一旦發現大盤走勢風向不妙,便立即蜂擁而出,實現勝利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