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讀孟嚐君傳(1 / 1)

讀孟嚐君傳

王安石

本文是中國曆史上的一篇著名駁論文。王安石指出孟嚐君非將士之人,隻不過是雞鳴狗盜之雄而已,而賢明之士是指治國安邦的人,正因為孟嚐君門下盡是一些雕蟲小技之士,所以真正的賢明之士是不肯投靠他的。觀點有新意,其實這裏有一個人才的標準問題。

世皆稱孟嚐君能得士①,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②。

嗟乎!孟嚐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麵而製秦③,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釋

①孟嚐君:姓田氏,名文,齊國王室貴族,孟嚐君是他的號。承襲父親田嬰封於薛(故址在今山東省藤縣東南),故又稱薛公。與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並稱為“戰國四公子”。

②脫於虎豹之秦:公元前299年,孟嚐君出訪秦國。秦昭王隨讓孟嚐君擔任秦國宰相,後因大臣有異議又予罷免。他將孟嚐君囚禁起來,並打算殺掉他。孟嚐君情急之下派人到秦昭王的一個寵妾那裏求救,而那個寵妾提出要以孟嚐君價值千金的白色狐皮裘作為報償。然而,孟嚐君的白色狐皮裘已經獻給了秦昭王。孟嚐君手下一個擅長偷盜的門客,於夜半時分裝成狗,將白色狐皮裘偷回,獻給了那個寵妾。於是,寵妾說情,秦昭王放了孟嚐君。孟嚐君怕秦昭王反悔,連夜乘快車逃出秦國都城。到了函穀關,天還未亮。按照關法規定,雞叫時分才能開關。孟嚐君的一個門客便學雞叫,引得附近的雞一起叫了起來。守門官吏以為天亮了,便打開了關門。於是,孟嚐君逃離了秦國。

③南麵:麵向南。古代以麵向南為尊位。君臣相見,君麵向南而坐,臣麵向北拜見。

譯文

世人都稱讚孟嚐君善於招納賢士,賢士因此而紛紛投奔他。孟嚐君也終於依靠他們的才能,從像虎豹一樣的秦國逃脫出來。

唉!孟嚐君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罷了,哪裏值得說是善於招納賢士。如果不是這樣,憑齊國的強大,隻要得到一個賢士,就應該麵向南方稱王而讓秦國臣服,又何須借助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雞鳴狗盜之徒出入他的門庭,這就是賢士不去他那裏的原因啊。

一文一語

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