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程沫的生日要到了,袁明自然要去準備禮物的。
袁明一邊在路口等車時,一邊想著剛剛在家裏和母親開口要錢時的一幕。
他這才想起,自己和家庭,自己和程沫,即使擁有了現在,但是將來呢?他才想起,自己,似乎有些懈怠了
歸根結底來說,現在他的重生優勢漸漸漸漸的在變少,如果再不把握機會的話,再過兩三年,便泯然眾人矣。
袁明坐在車上,摸著口袋裏母親給的錢,有些出神的打量著車上的芸芸眾生。
公車上麵會有上班族拉著手環。或者抱著垮包,疲憊的在座個上打盹,也有一些中年男人猥瑣的朝著周圍的女性打量著,看到漂亮的或者嫵媚的女性,渾濁的眼睛裏便會瞬間亮起精光,散發些許亮光。
望著他們,袁明感覺到就像是看到了過去的自己,他捏了捏拳頭,這一次,自己要慢慢的銳變,走出一條絕不會遺憾和後悔的人生。
坐著車晃晃悠悠的來後世的某個商業街前下了車,這個區域是現階段城市比較繁華熱鬧的市區,馬路邊上晚上便都有暖色的路燈,白天亦有不少的人流,乃至於高聳貼著反光玻璃的商廈電梯公寓大樓。
袁明時常在飯桌上聽父母談論這條街,似乎在這附近政府準備規劃一個大大的廣場,將附近的幾條街連成一塊商業中心。
來到三樓的文具店門口,袁明看著這個在三層一角的店鋪,裝修很好,兩扇大而透明的玻璃門,以及玻璃門後麵一排排的整齊的貨架,店內打著暖暖的燈光,幾乎可以說是時尚了,不過裏麵的人卻相當的少。袁明推開門走進去,一邊在貨架前瀏覽一邊暗暗在腦海內構思自己那本本子上寫的計劃。
“現在文具行業還沒有形成多元化產業化,而且底層市場也是最大的市場被學校門口的雜貨店點占據,想要做大做好,像這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也是落個冷冷清清的下場。”袁明一排排的掃過,耳邊卻隱隱約約傳來爭吵聲。他也沒在意,最後選定了一隻鋼筆。來到收銀台。
“您好,一共二十八元,先生需要墨水嗎?”收銀員小姐微笑的問道。
“不用,對了,請問你這有那種禮品盒嗎?”袁明想起後世鋼筆都是放在一個類似眼鏡盒一樣方方正正的盒子裏,便隨口問了一句。
“不好意思,我們。。”
“我們這隻有這兩種,您要哪種顏色。”收銀員小姐的話被打斷,隨後一名拿著兩個盒子,看起來二十七八歲的男子,拿著一黑一白兩個盒子放到了櫃台上。
“黑的不錯吧,一共多少?”。
“盒子不用錢,一共二十八元。”
袁明倒有些驚訝,盒子的做工相當不錯的,沒想到隻是贈品,他點點頭,將錢遞了過去。
“這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嗎?看起來很年輕啊,生意頭腦也蠻前衛的。”袁明接過找零時想到。
“歡迎下次再來。先生慢走。”
……
走出商場,看了看手表,已經是下午四點多快五點了。來到不遠處的公交車站,袁明看了看手裏的禮物,腦海裏漸漸有了想法。
公車輪胎發出“呲。。”的聲音,袁明走上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隨著公車的慢慢前進,從窗戶玻璃看著外麵到退的街區,綠化林,雜貨店那些在街道上的行人,騎著自行車菜籃子裝著新鮮蔬菜下班的婦女大媽,雜貨店前躺在躺椅上的老人,漸漸亮起的路燈,車道上流過的車燈。
漸漸的當眼前的畫麵再次變得熟悉了起來,袁明也站了起來,準備下車了。
……
……
舒舒服服的度過了周末,袁明早早的來到了學校,周末呆家裏的他,也並不是什麼都沒做,他將腦海中能賺錢的計劃重新定製了一邊,剔除了一些現階段暫時不能發展的,留下了三個方向,而接下來,就隻有等時間帶著他,來到曾經命運的三岔路口了。
今天是文學部刊物發布的日子,在大家的商議下,將這最後一起的名字改成了《起點》,寓意這並不是結束,而是新階段的開始。
而且除了文學部挑大梁外,還有例行的教師寄語以及零散的幾篇投稿,而不知是那一屆開始,這最後一期的文學刊物成了初三各個班級互相爭鬥的地方,基本年段裏能排在前麵的幾個班,都會有人去投稿,而每篇文章的人氣,相對的也能看出投稿人所在班級的凝聚力了。
所以當新的一期刊物分到各個班的班長手中時,下一刻便被周圍的人搶走了。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夾在書中的那一大張推薦票,紛紛議論起來,
“這是什麼?推薦票?什麼推薦票?”
“上麵不是有寫嗎?給你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得票最多的獲得文華榜冠軍啊!”
“啊!那快給我一份!”
“給我一張!”
“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