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運動員能否取得成功,不僅在於他運動場上的表現,還包括他場下的一舉一動。2001年NBA的狀元新秀誇梅·布朗和2002年的狀元新秀姚明都有一個嗜好——打電子遊戲,但布朗至今都沒有成名,而姚明加入NBA第一年就成為全明星球員。他們都癡迷電子遊戲,但布朗會在比賽前一天還打遊戲直到深夜,而姚明則不會。就是這點小區別,反映出他們對待自己事業的差異。所以如今兩人在NBA中的事業大不相同。
自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得的美德。自製體現了人類的勇氣,是人類所有高尚品格的精髓。不能進行自我控製,就不會有成功的人。所以一切美德的根本體現就是人的自製,它是取得事業成功的前提。
控製自己的人性弱點,與之進行不懈的鬥爭,並在實踐中磨煉自己的優良心理品質是成功的關鍵。能控製自己情緒的人就能控製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掌握情緒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人生的成敗。縱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自我的超越。
用心與別人握手
在富蘭克林還是個記者的時候,有位管理員為了顯示他對富蘭克林一個人在排版間工作的不滿,把屋裏的蠟燭全部收了起來。這種情況一連發生了好幾次。有一天,富蘭克林到排版間排一篇準備發表的稿子時,卻怎麼也找不到蠟燭了。
富蘭克林知道是那個人幹的,忍不住跳起來,奔向地下室,去找那個管理員。當他到那兒時,發現管理員正在忙著燒鍋爐,同時一麵吹著口哨,仿佛什麼事情也沒發生。
富蘭克林抑製不住憤怒,對著管理員就破口大罵,一直罵了足足五分鍾,才停下來。這時,管理員轉過頭來,臉上露出開朗的微笑,並以一種充滿鎮靜與自製的聲調說:“呀,你今天有些激動,是嗎?”
他的話就像一把銳利的短劍,一下子刺進了富蘭克林的心髒。
想想看,那時候富蘭克林會是什麼感覺。站在富蘭克林麵前的是一位文盲,他既不會寫也不會讀,雖然他做的事不夠光明磊落,他卻在這場“戰爭”中打敗了富蘭克林。更糟糕的是,富蘭克林的做法不但沒有為自己挽回麵子,反而增加了他的羞辱。他開始反省自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富蘭克林知道,隻有向那個人道歉,內心才能平靜。他下定決心後,來到地下室,把那位管理員叫到門邊,說:“我回來為我的行為道歉,如果你願意接受的話。”
管理員笑了,說:“你不用向我道歉,沒有別人聽見你剛才說的話,我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們就把它忘了吧。”
這段話對富蘭克林的影響更甚於他先前所說的話。他向管理員走去,抓住他的手,使勁兒握了握。他明白,自己不是用手和他握手,而是用心和他握手。
在走回排版間的路上,富蘭克林的心情十分愉快,因為他鼓足了勇氣,化解了自己做錯的事。
從此以後,富蘭克林下定了決心,決不再失去自製。因為凡事以憤怒開始,必以恥辱告終。你一旦失去了自製之後,另外一個人——不管是目不識丁的管理員,還是有教養的紳士,都能輕易地將你打敗。
在找回自製之後,富蘭克林身上也很快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的筆觸開始發揮更大的力量,他的話語也更有分量,並且結交了許多新朋友。這件事成為富蘭克林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後來,成功的富蘭克林回憶說:“一個人除非先控製自己,否則他將無法成功。”
所謂成功的人,其實就是心理障礙突破最多的人。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心理障礙。一些有過心理障礙的人受到了啟發,決定做一個掌握情緒的人,不再被情緒控製。所以說,理性人生始於自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