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就生命而言(1 / 3)

一道特殊的麵試題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麵對眾多應聘者,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人才,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的賣給和尚。”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要木梳何用?這不明擺著拿人開涮嗎?於是紛紛拂袖而去。最後隻剩下三個應聘者:甲、乙和丙。負責人交待:“以十日為限,屆時向我彙報銷售成果。”

十日到。負責人問甲:“賣出多少把木梳?”答:“一把。”“怎麼賣的?”甲於是講述了曆盡的辛苦:他是如何遊說和尚讓他們買木梳,但無效果,還慘遭和尚的責罵。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太陽,一邊使勁撓著頭皮。甲靈機一動,遞上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問乙:“賣出多少把木梳?”答:“十把。”“怎麼賣的?”乙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他找到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他的建議。那座山上有十座廟,於是住持買下了十把木梳。

負責人問丙:“賣出多少把木梳?”答:“一千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丙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施主絡繹不絕。丙對住持說:“凡來進香參觀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您的書法超群,可刻上‘積善梳’三個字,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一千把木梳。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也很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更旺。

創新能力也是創造健康、充實、有意義的人生的重要保證,對個人的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一個不斷複製自己的人,必定會對生活產生厭倦,感到空虛與無聊;而一個具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人,即便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會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從而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的形成、發展與發揮,依賴於人的某些心理品質。對於創新來說,有兩種最重要的個性品質:保持驚奇和自我信任。

必須擁有的創造力

他是一位隻有小學文化的青年,家住邵陽偏遠山村,家境十分貧寒。為給身患喉癌的父親治病,欠下十四萬元的債,更使他陷入極度貧窮。

為還債,為擺脫貧窮,他走上了壽險推銷的路。開始,隻在街上擺了一張谘詢台,逢人便進行保險宣傳,結果一天下來,沒有一個客戶。接下來,上門拜訪,結果七天下來,隻賺到3.7元,還是好心的房東打發他的。最後是瘋狂地發送名片,結果名片被人丟在走道、垃圾桶甚至衛生間。

不斷的拒絕和失敗,他開始思考:為什麼會丟棄我的名片?如果我的名片有特色,別人喜歡肯定不會丟掉了。於是他精心設計名片:把名片過塑,在裏麵放上五角錢,作為別人給他打電話的話費。這一招果然靈,在最初送出去的一百張名片中,他簽下了三十三份保單。成功的原因是,客戶認為他很用心,這是一個靠得住的業務員。

從這以後,他就觀察客戶的喜好。比如有人喜歡觀音護身符,他就製作帶觀音護身符的名片;做生意的人喜歡財神護身符,他就製作帶財神護身符的名片;上了年紀的人非常愛戴毛主席,他就把毛主席的詩詞過塑在名片上。這種特殊的名片讓他很快成為一位受歡迎的優秀營銷員。

在平時的營銷工作中,他十分注意琢磨營銷技巧、設計營銷方案,並一一記下來。2003年6月,他的專著《壽險營銷黑馬》由吉林科技出版社出版,並被指定為壽險營銷員的特殊教材。他成為目前中國大陸六千萬推銷員中唯一出版專著的在職高級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