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1 / 2)

對於孩子來說,做事有條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處理應該處理的事情,而不會手忙腳亂。事實上,做事有條理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周末,我去一個朋友家做客,在朋友家裏,我和朋友在客廳聊天,朋友的兒子小雷在自己的房間裏寫作業。

剛聊了幾句,就見小雷跑了出來,著急地對他媽媽說:“媽媽,我要去學校參加課外興趣小組了,我的航模呢?你給我放到哪裏去了?我到處都找不到,快幫我找一下!”朋友聽了,隻好和我打個招呼,然後進房間去幫兒子找他要的航模去了。

折騰了好半天,朋友才氣喘籲籲地從房間裏走出來,後麵跟著的是全副武裝的小雷。

等送走了兒子,朋友朝我無奈地說:“不好意思啊,讓你久等了,唉,我兒子最近參加了一個航模興趣小組,房間被他弄得亂七八糟的,我剛才和他翻了老半天,才找到他要的東西。”

我走進小雷的房間看了看,裏麵確實是很淩亂,書桌上一片狼藉,作業本、教科書、漫畫夾在一起,旁邊是小雷喝剩下的酸奶瓶、飲料罐??小床上堆滿了衣服,角落裏散步著大大小小的航模飛機零件。

看到這樣的情景,朋友有些臉紅,接下來的聊天內容,我們也就針對孩子教育的問題聊了起來。

朋友無奈地告訴我說,平時,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她總是坐在孩子身邊,當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麼作業,孩子不知道該先做什麼再找做什麼的時候,她就會告訴孩子。而今天因為我的到來,她不能陪孩子寫作業,才使得孩子自己完成作業的時候顯得手忙腳亂,沒有頭緒。

而且,朋友還告訴我,兒子小雷從小就做事沒有條理,總是讓父母為他操心。比如,當他玩玩具的時候,總是將玩具丟得到處都是,等自己玩累了,就留下一屋子的狼藉等著來父母收拾。父母覺的孩子小,不會自己收拾玩具,同時怕孩子太累,就忙不迭地幫著孩子收拾玩具。

如今,小雷上小學了,父母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是準備好飯菜才叫他,平時吃什麼、喝什麼準備得一應俱全,就連刷牙時的牙膏也給他擠好了。上學前媽媽就把書包、學習用具全準備好了,然後直接讓爸爸送他去學校。書包裏裝的有什麼,恐怕小雷自己都不知道。

然而,令父母痛苦的是小雷寫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不知從何處下手。有人陪著還好點,如果父母太忙,沒時間陪他,作業就會寫得一團糟。更令他們頭疼的是,有時候小雷根本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哪些作業,還需要父母給老師打電話詢問。老師在批改作業的時候也發現他做得作業經常不按照順序做,也不寫題號,所以老師有時候也弄不清是哪道題,所以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有的時候,媽媽在客廳聊天,小雷在房間寫作業,因為做事沒有條理,等寫錯了字,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來來回回就花掉很多時間,本來是半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時間。

這是一個做事沒有條理性的典型案例。如果仔細觀察這類孩子,就會發現,他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丟三落四,不懂得安排和規劃,做事沒有條理。

對於孩子來說,做事有條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孩子有條不紊地處理應該處理的事情,而不會手忙腳亂。做事沒有條理的人,他將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沒有條理的孩子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