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2 / 2)

事實上,做事有條理對於一個人來說,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個人做事的態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為了孩子將來更好地成才、成功,就要讓孩子從小培養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沐沐小時候玩玩具,總是將玩具扔得滿屋子到處都是,但是,媽媽並不像其他方麵那樣,習慣給孩子打掃“殘局”,而是在他玩完後,要求他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從哪裏拿出來的再放回哪裏,並要求他試著學習給自己的玩具分類。慢慢地,沐沐再也不用媽媽操心了,他總是能將自己的玩具放得井井有條,玩過後也能將玩具放回到原處,甚至,沐沐的小房間都變得比以前整潔了。後來,沐沐在學習上也很有條理,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讓父母很放心,在學校也經常受到老師的讚揚。可見,父母的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啊!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呢?我覺得以下幾個建議,父母不妨試一下。

1.不越俎代庖,教孩子做事有條有理

很多父母陷入了一個教育的誤區,家長總認為我什麼事都替你幹了,這就是愛你,總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實際上這不是科學的愛。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做事不用心、做不好,所以什麼都得家長替他去辦,實際上這種包辦就等於剝奪了孩子發展動手能力的機會。聰明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會教孩子有條有理地做事。例如,房間擺設井井有條,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以免需要的時候卻找不到;晚上睡覺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準備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等。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2.引導孩子向做事有條理的人學習

很多孩子做事沒有條理,當父母跟他強調需要做事有條理時,孩子無法接受父母的意見。那麼,父母要引導孩子向做事有條理的人學習。我一個同事的女兒小美也是一個做事沒有條理的孩子,但是,和小美是同班同學的小麗卻是一個做事有條理的女孩,而且,小麗和小美是鄰居。於是,小美的媽媽就經常讓小美和小麗一起做作業、玩遊戲。兩個女孩兒在一起很開心,一起玩拚圖、看連環畫。等玩得差不多了,小麗自覺地收拾東西,並放回到原來的地方,小美看到小麗在收拾,也幫忙收拾了起來。慢慢地,小美的媽媽發現小美亂糟糟的房間變得井然有序了,做事也變得有條理了。當然,作為對孩子影響深遠的父母,做事也要有條有理,才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

3.讓孩子學會作計劃

要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父母可以讓孩子學會作計劃。比如,一家人要去公園玩,孩子往往會玩一些新奇刺激的遊戲,像碰碰車、海盜船等。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將一些活動,如劃船、過山車、碰碰車等,安排一下次序和時間,如果孩子安排得合理,就按照孩子的安排去做,如果安排得不合理,就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麼。當然,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列一些計劃。慢慢地,孩子就會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了。

當孩子做事前缺乏條理、沒有條理時,父母要注意引導,否則,孩子往往會養成不良的習慣,從而給一生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