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忽略孩子AQ的培養(2 / 3)

2.鬱悶呼叫轉移如果過分注重某一次挫折事件,往往會感到苦悶,從而進入惡劣情緒的死胡同。兆宇趴在床上,一句話不說地暗自鬱悶,就是典型表現。這個時候,兆宇可以出去打打球或者看看自己的喜歡的動畫片分散一下注意力。

3.哭吧哭吧不是罪流淚可以將一些有害的物質排泄出來,或者即時把自己的煩悶向別人訴說。兆宇媽媽引導他把這件鬱悶的事情講出來就是一個值得褒獎的做法。

4.合理的夢想更好實現期望太高,自然容易受挫,這個很容易理解。不要給孩子設定過高的期望值,讓孩子擺正自己的位置,腳踏實地的提高就對了。

我們可以再試著設想一個更加完美的處理這件事情的情形。

在媽媽的再三追問下,兆宇道出事情的原委。

媽媽聽完後,拍拍兆宇的肩膀說:“怎麼樣?跟媽媽說說心裏舒服了嗎?”

兆宇點點頭,轉過身來,看著媽媽說:“嗯。媽媽,好多了。”

媽媽:那麼,告訴媽媽,你想過怎麼處理這件事情嗎?

兆宇:嗯……沒有。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們老師太可氣了,我討厭她。

媽媽:嗯,我理解。(注意,這裏沒有附和孩子,說你也討厭老師,或者老師有多壞,多麼糟糕;也沒有教育孩子不應該說老師討厭)

兆宇:我討厭老師。可是……我該怎麼辦?媽媽:確實得想想該怎麼辦。你覺得老師是故意這麼做的嗎?

(引導孩子自己思考問題的原因)

兆宇(沉默了一會兒):應該不是。我們老師應該挺喜歡我的。我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還每次都考班裏前三名。成績還可以,也沒少幫助老師幹活兒,應該不會討厭我。

媽媽(點點頭):嗯,有道理。我同意你的看法。你說是不是因為你作文寫得水平比平時的高,老師才誤會了啊。覺得不像你平時的風格?(媽媽覺得是這個理由,引導孩子朝這方麵想。)

兆宇:嗯,好像是。確實跟平時寫得不太一樣。好像心態有點成熟了。也難怪老師這麼想呢。媽媽,我好像可以理解老師了。可是,她還是誤解了我。我不是一個好學生了。我該怎麼辦?

媽媽:我覺得你應該找老師去解釋一下。把事情解釋清楚。老師會理解你的。

母子之間的對話進行到這裏,兆宇高興地點點頭。

類似不該做的一件事替孩子包辦一切“媽媽,我忘記帶語文書了,第二節課就得用,你快幫我去

取!”王霞剛坐到辦公室兒子的電話就打來了。

王霞想了一會兒,沒說話,兒子在那頭卻已經急了“媽,您給送不給送啊?反正我上課要用,您看著辦吧!”說著“啪”一聲把電話掛了。

王霞有些為難了,今天所裏剛接到一個新的設計任務,由她主要負責,這個圖紙設計的好壞很重要,是關於2008年奧運會紀念碑的,設計好了,不僅對所裏,對自己的前途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猶豫了一會兒,王霞還是壯著膽子向主任請假。主任很納悶地看著她:“你說你工作能力挺強的,怎麼一個孩子就老是收拾不好呢?一會兒給孩子送書、一會又給孩子送作業的?小王啊,不僅要把圖畫好,把孩子也得教育好啊!”老主任無奈地衝她擺了擺手,說:“去吧去吧。快去快回。”

王霞陪著笑臉說:“是啊是啊,您說得對。可是吧,現在的孩子學習太辛苦了,競爭壓力也大,跟我上學那時候不一樣了啊。所以,孩子的衣服、學習方方麵麵我都不想讓孩子費心,連書包都替他收拾。沒想到這個孩子已經成習慣了。昨天我一加班,忘記管他了,他就出問題了,也怪我,沒有把工作和家裏的事情處理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