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忽略孩子AQ的培養(1 / 3)

根據逆商專家保羅·史托茲博士的研究,一個人逆商愈高,愈能以彈性麵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並且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兆宇爸爸正在家裏看經濟新聞,“吱”一聲門一開,兒子兆宇回來了。臉上卻沒有往日常見地興高采烈,而是嘟著嘴,一聲不響地進了房間,過了好一會兒都沒有出來。

“你兒子怎麼了?”爸爸衝媽媽努努嘴,眨眨眼睛示意了一下兒子兆宇房間的方向,“有點反常。回到家之後到現在一句話都沒說。他跟你好,去問問?”

媽媽推開門,看到兒子鞋也沒脫,正沒精打采地趴在床上,看著牆壁發呆呢。媽媽試探著問他:“兒子,你這是怎麼啦?快跟媽媽說說?”

兆宇不說話,隻是神情黯淡地搖著頭。“考試沒考好?”“被老師批評了?”“跟同學吵架了?”兆宇還是不說話。這下媽媽可真著急了:“你倒是說話呀?到底怎麼拉?”在媽媽地再三追問下,兆宇才道出事情的原委,原來是這樣:班裏上次舉行了一場作文比賽,兆宇寫了一篇《靜心園》,成

績下來,卻被老師批注是抄襲的,沒有拿獎不說,還被老師冤枉,弄得兆宇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向媽媽再三保證,那篇作文真的是自己寫的,文章的靜心園

鬱悶,老師冤枉我……媽媽明天找你們老師去,別難過了!鬱悶,老師冤枉我……媽媽明天找你們老師去,別難過了!老師說我的作文是抄的……哈哈,那證明你寫的很好啊,不過要找個機會跟老師解釋清楚……“挫折”也是孩子的人生必修課。

的生活原型就是鄉下奶奶庭院裏的小花園。

媽媽聽了也替兆宇叫屈:“真是的,明明是我兒子寫的,憑什麼說是抄的呀!自己寫不出來,還不允許我兒子寫出來了?明天我就去找老師。”

當爸爸、媽媽的總是怕孩子受委屈,尤其是在自己孩子取得的一些成績被人抹殺的時候,會顯得有些不冷靜。

小時候,我也遇見過這種挫折:記得那時是在三年級,明明是我的第一名,老師卻讓一個老師的孩子去台上領了獎。事後,給我幾塊錢,讓我自己去買幾個本子補上。母親當時的反應也是很激烈的,當時也是要吵著去找老師,但最終沒有去。而是讓我自己去跟老師講,說明這不是幾個本子的問題,而是一個學生榮譽的問題。

人的一生中會遇見很多的挫折,這是每個人一生都無法避免的。被委屈、受誤解,算是小挫折了。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或者怨天怨地,衝動地去找人算賬或者悶在心裏、耿耿於懷,這樣好嗎?肯定不好。

我們做父母的在孩子受到一點小挫折的時候,表現得很激動,不加求證地就替孩子叫屈,無疑會降低孩子的AQ值。

何謂AQ值?“AQ值”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逆境商數”,是我們在麵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明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的挫折忍受力。

根據AQ專家保羅·史托茲博士的研究,一個人AQ愈高,愈能以彈性麵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並且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而終究表現卓越。

因此,我們父母除了注重孩子的IQ(智商)、EQ(情商)的培養,還要注重孩子的AQ(逆商)的培養。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AQ呢?

據科學研究,主要有四個具體的方法。

1.丟了西瓜撿到芝麻也算有收獲最初的目標受挫後,用其他的目標代替原來的目標,以其他的成功來給予補償,以取得心理平衡。

拿兆宇來講,雖然沒有獲得作文比賽的獎勵,還被老師冤枉會所是抄襲的,但是說明他這次作文寫得很棒,是個非常有文學潛力的孩子,值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