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隻是在幾十年之後,局勢便發生了逆轉。
共和國取代了軟弱無力的民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他已經無法再容忍一個曾經多次挑釁自己地位的國家繼續存在著。
從唐朝開始,島國都是泛亞勢力當中,最為不聽話的那個,多次試圖挑釁中原霸主的威嚴,隻有武力才能夠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尊重。
泛亞文化圈當中的其餘國家,沒有人還敢這麼做的,因為動手了的,絕大多數都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當中,隻有一個島國還存在著。
曾經或許還會因為航海技術不合適而耽擱,但是現在的共和國正是兵強馬壯之時。
無論是出於民族情感,還是利益需要,共和國都不能夠繼續讓這個曾經幾度背叛的小人繼續存在了。
島國的天史不是沒有嚐試過想要求和,那是他們對和平的最後的希望。
他們想要靠著認慫,祈求著天朝上國能夠原諒他們曾經無理的行為,饒過他們一馬,之後的日子當中,願意繼續作為馬前卒。
史人作為島國近代史最厲害的君主,帶領著島國走向了興盛,讓他做出這種事情,已經算是逼近到了底線之中。
但就算是已經將自己放在了最卑賤的位置上,共和國對他們的態度卻隻是高傲的已讀不回,根本不願意做出任何的妥協。
這種結果更加堅定了史人對於堅決抵抗的確定性。
“一億玉碎!”
他對著自己的臣民提出了這個要求。
如果真的已經成為了這種水火不容之勢,那麼也好,他就算是死,也要想辦法,將敵人給帶入到地獄當中去。
整個島國億萬人民,至少要帶走他們一百萬以上的士兵,要讓共和國的鮮血,灑滿在島國的土地!
他倒是想看看,失去了眾多百戰精銳的共和國,還有沒有能力建設自己百廢待興的國家,有沒有能力在這個大爭之世,做出一點成績來。
“就算是下地獄,我也要將你們一並拉下去。”
巷戰是熱兵器時代的難點,一旦達到了這個階段,就僅僅隻是生命之間殘酷的拉鋸,往往幾十幾百人的傷亡,才能夠將戰線推進僅僅幾十米的距離。
換算到現實環境當中,可能僅僅是幾棟房屋,半個街區,想要將整座城市占領下來,所需要耗費的,是天價的人力物力,以及無數的流血犧牲。
兩個師的懲戒師的兵力,在整個國家的武裝麵前,就是杯水車薪。
想要完成自身的戰略目標,還是要想出更好的辦法,利用所有能夠利用起來的東西。
比如說,已經隱隱出現了格局苗頭的鄉下勢力。
在30年橋本五郎搞刺殺之前,島國人對於軍國主義的那一套還沒有特別的狂熱,戰鬥力也僅僅是在明治年代之後才有了較大的提升。
就像是在對俄國內戰的幹涉過程當中,他們出動了11個常備師團,但是被蘇我的遊擊隊給打得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