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四、戊戌流亡後康有為的孔教思想(4)(3 / 3)

既然國教折反映了康有為流亡期間的思想,那麼,可以說,國教折是偽而不廢。實際上,國教折最能代表康有為流亡期間的孔教思想,他在流亡期間的其他地方談到孔教問題的,主旨基本上不出國教折,雖然還有一些新的內容值得重視。

關於孔教是不是宗教的疑惑,涉及對宗教概念的理解,而康有為多次為之申說。上引《意大利遊記》中區分神道教與人道教的文字,就屬於康有為申說孔教為宗教的內容。在那一段文字之前,還有一段更具概括性的文字:“或有謂宗教必言神道,佛、耶、回皆言神,故得為宗教;孔子不言神道,不為宗教。此等論說尤奇愚。試問今人之識有‘教’之一字者,從何來?秦、漢以前,經、傳言教者,不可勝數。是豈亦佛、回、耶乎?信如斯說,佛、回、耶未入中國前,然則中國數千年為無教之國耶?豈徒自貶,亦自誣甚矣!”(《康有為全集》第七集,374頁。)

而在《英國監布烈住大學華文總教習齋路士會見記》和《歐美學校圖記·英惡士弗大學校圖記》中,康有為的申說更為具體,主要包括如下三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