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一貫重視與西北少數民族的關係,康熙時期尤其如此。自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平定三藩的戰爭結束後,國內較大規模的****多發生在西北邊陲。有些****還直接影響到清王朝的安定與統一。為維護與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康熙把加強同西北少數民族的聯係視為基本國策。他使用剿撫兩種策略,籠絡與製伏了西北蒙藏貴族。平時他任命才能卓著的大臣坐鎮邊疆,一旦發生邊患,還要親自率軍出征。雍正即位後,完全繼承了其父這一政策。他同樣認為,邊陲安定與否,直接影響整個國家的局勢,因此十分重視封疆大臣的作用。在諸封疆大臣中,他最重總督。而與西陲邊務聯係最為密切的,就是川陝總督。在年羹堯出任川陝總督前,一直是陝甘總督兼轄四川。陝、甘、川三省,連接青海、西藏、新疆、內蒙等地,是蒙藏少數民族與清政府交往的必由之路。因此,年羹堯在雍正初年就受重視,在情理之中。
雍正即位後,皇權不穩,百廢待舉。他求賢若渴,急需一批能夠為他“分猷佐治”的大臣。年羹堯正是他理想的人選:重要的職務、突出的才能、舊有的關係都集於一身。於是,在所有的封疆大臣中,年羹堯自然最早受到雍正的倚重。雍正在給年羹堯的朱批奏折中,曾多次表明要通過重用年羹堯,在朝臣中樹立一個為己效忠的榜樣。這也是年羹堯所以受寵的原因之一。
年羹堯受到雍正的倚重,是從他接受允禵軍權開始的。康熙死後第二天,雍正在命允禵進京叩見梓宮的同時,下令川陝總督年羹堯,於西路軍務糧餉及地方諸事,俱同延信管理。年羹堯到任不久,於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元月即奉命叩見梓宮。在京期間,雍正更加肯定了年羹堯的才幹和他對自己的忠誠。於是年羹堯平步青雲,得到了異乎尋常的榮耀。二月,授年二等哈達哈哈番世職,同時加其父原任巡撫年遐齡尚書銜;三月,又為年羹堯加太保銜,並封為三等公;接著,以川陝總督統理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事務,控製番羌,又授他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一個遠在邊陲的封疆大臣,身兼五六種職銜,這在當時確實是少見的。
年羹堯受到進一步的信任與擢拔,是與他在青海戰事中充分表現了他的忠心與才幹聯係在一起的。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海的問題,本在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時就已初步得到解決,青海恢複了安寧。但到了雍正元年,青海各部又鬧起了矛盾。衛拉特部固始汗的嫡孫羅卜藏丹津,糾合數部,侵擾青海郡王額爾德尼厄爾克托奈等部,並下令各部落廢除清政府加封的王、貝勒、貝子等封號,自稱****混台吉,打算獨占青海,自封為汗,脫離清政府的統轄。如何處理羅卜藏丹津的叛亂,這對剛剛即位的雍正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此時的****若真鬧大,雍正就有違背皇考遺願之嫌,必然招致諸弟與宗室中敵對勢力的攻擊,削弱他那尚未鞏固的皇權。況且,雍正作為一個傑出的統治者,也決不允許在他統治下的大清帝國中,又出現一個脫離朝廷統轄的獨立王國。因此,當事情發生後,他即下令年羹堯立即前往西寧辦理軍務,並將延信護理之撫遠大將軍印,從任所送至西寧,交與總督年羹堯。
在此期間,雍正不斷派人前往軍中,送賞年羹堯各種賜品。從皇帝禦用的四團龍貂皮褂、貂帽、蟒袍、東珠,到荷包、鍾表、鼻煙壺、鹿尾、奶餅等宮中珍玩佳饌,應有盡有,十分豐富。最初年羹堯對自己得到的這種超乎尋常的賞賜,既受寵若驚,又有些惶恐不安。以後,隨著年羹堯在西北戰爭中作用的逐漸突出及其官階的累晉,他接受皇帝賞賜的態度,則由受之有愧變成伸手討要了。由於年羹堯當時的作用,雍正對他這種犯上的做法,不但不惱怒,還有求必應。正是這種張狂的個性,讓年羹堯從雍正最忠誠也是最可靠的擁護者,變成了雍正身邊最危險的人物。
年羹堯仗著自己和雍正的特殊關係,以及曾經立下的大功,恃寵生驕,並且漸漸暴露出奪權篡位的野心,這是雍正皇帝無法忍受的。每個專製的君主都不允許在自己的臥榻旁邊還有別人安眠,所以,年羹堯的張狂個性和野心勃勃,最終把他自己送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