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地位:人生的絆腳石(3)(1 / 3)

有一次,一個外鄉來的先生表示可以試試和年羹堯溝通,但是他提出了一些比較苛刻的要求:要年羹堯的父親拿出一大筆錢來,在年家附近修一個大院子,但是院子除了和年家相連的窗口和小門之外,不得開門,那窗口和小門也隻是為了讓仆人們每天送三餐和日用品使用的。另外先生要求年羹堯跟著他學習,必須和家人分開幾年,而且如何教由他決定,年家不得幹涉。望子成龍的年父見這位先生提出種種古怪的要求,覺得他可能真的是有才能,於是全部答應下來。

結果,這位先生和年羹堯進行的第一次溝通,就是比武。以前那些被趕走的先生,很多都是因為打不過年羹堯而被迫告辭的,而這位先生則不同,他一來不是那種文弱書生,二來不怕打了年羹堯得罪年家。結果,頑皮乖僻的年羹堯被這位先生一頓板子打得沒了脾氣,懾服於先生的威勢之下。先生問明白年羹堯是想學兵法戰術之後,就答應年羹堯,白天要認真學習讀書寫字,有了文化基礎才能學習最高深的兵法。這樣一來,年羹堯自然言聽計從,對這位先生十分佩服。經過了幾年的教授,年羹堯學成了兵法,而讀書方麵也頗有成績。後來,這位教書先生向年羹堯的父親告辭,說自己已經完成了使命,不留姓名,飄然而去。關於這位先生的身份,後人有很多種猜測,有人說他是個反清複明的義士,有人說他是身懷絕技的劍客,甚至有人說他是天上下凡來點撥年羹堯的神仙。

年羹堯這段童年的經曆,為他贏得了神童的美名。年紀輕輕就滿腹文韜武略,在當時的公子哥兒裏麵頗有盛名。後來,經過科舉考試,年羹堯考中了進士,後來就結識了當時尚是一位普通皇子的雍正。

年羹堯在雍正帝胤禛即位前,就是為他多年效力的“藩邸舊人”。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胤禛晉封為雍親王,並充任鑲黃旗旗主。就在這時,年羹堯的妹妹被選為雍親王的側福晉,年家因此從下五旗之一的鑲白旗,升入上三旗之一的鑲黃旗。這樣,胤禛與年羹堯既是郎舅,又有從屬關係。胤禛在與諸皇子奪取帝位繼承權的激烈鬥爭中,實力人物年羹堯的支持起了重要作用。

在雍正登上皇位的過程中,和他爭奪最激烈的就是皇十四子。在康熙即將去世之前,因為無人知道到底康熙要確立誰做繼承人,所以皇子之間都不敢輕舉妄動,而康熙明顯是對皇十四子十分看重。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皇四子(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身邊最為重要的助手年羹堯主動請纓出任四川總督。表麵上看來,年羹堯並非受命於雍親王胤禛而出鎮四川,但在時間上來看,年毛遂自薦是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十月初一,這個時候正是皇位爭奪最為激烈的時期,如果沒有雍正的授意,年羹堯是絕對不會離開京城的。而緊接著,皇十四子允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是在11天以後的十月十二日。皇四子胤禛自然很難提前刺探出康熙要任命允禵出征西寧的秘密,但他的舅舅隆科多卻可以提前從內宮打聽到這個消息,所以,年羹堯出鎮四川,並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康熙臨死時,年羹堯所轄的川陝兩省兵馬,雖然看上去無法和大將軍允禵相抗衡,但年羹堯對允禵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力和一種戰略上的牽製。如果沒有年羹堯這顆棋子,那麼允禵就可以隨時調動手中的兵馬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務,但是年羹堯鎮守四川,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允禵進行阻擊,這就是為什麼允禵沒有在康熙駕崩、雍正繼位之時采取任何軍事行動的關鍵原因。所以,在雍正登基之後,允禵接到胤禛的進京命令,很快就將大將軍印信交給副將軍平郡王納爾素,自己老老實實地啟程赴京了,而前來接任的,就是輔國公延信和年羹堯。從常理上來看,這一切發生得太過順利,根本就不符合********的邏輯,究其原因,正是年羹堯這顆定時炸彈,阻擋了皇十四子允禵利用兵權爭奪皇位的計劃。

年羹堯這次下注,獲利頗多,他成功地完成了雍正交給他的任務,又接管了允禵的兵權,一下子順風順水,平步青雲。

雍正即位時,年羹堯為川陝總督。他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官銜累加為二等哈達哈哈番世職、太保、三等公世襲,授撫遠大將軍,晉二等公,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三月晉爵一等公,又授精奇尼哈番令其子斌襲,十月又加一等阿恩哈尼哈番世職令其子富襲等。年羹堯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裏得到皇帝如此恩寵,自然是因為他在雍正繼位過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而且這也和年羹堯本人的能力與雍正的治國政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