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牢騷淘盡英雄(2)(3 / 3)

這份自大自戀意識,其實此前已彰顯無遺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還造成了劉備集團內部的不和。馬超初來投降時,遠在荊州的關羽曾特地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人品等級。諸葛亮當即明白了關羽的用意,回信中先是大誇馬超如何英雄了得,說是和張飛也有得一比,隨即筆鋒一轉,“終不及你美髯公之超群絕倫呀”!關羽讀信後非常滿意,還把這封信讓手下人傳閱。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諸葛亮在接到這封信的時候,不是順手送上一頂高帽,而是告訴劉備,讓劉備委婉地批評一下關羽的自高自大,對他性格的發展,會不會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曆史沒有假設,諸葛亮的不負責任,客觀上助長了關羽的想法:“老子天下第一。”

同年劉備自立漢中王,旋即大封諸將,關羽對張飛與自己同列自無意見,趙雲有大恩於劉備,且與關、張共事已久,於理於情,關羽皆沒法表示異議;對馬超的看法,已被諸葛亮的信消解掉,剩下的便是那個老黃忠了。黃忠雖然戰功卓著,但那是在另一片戰場上,關羽無從親見。當時諸葛亮就曾善意地提醒劉備,關羽可能會不快,劉備表示日後當麵向雲長解釋。果然,消息傳到荊州,關羽拍案而起,斷然拒絕劉備授予自己的印綬。虧得劉備派去的那位費詩先生特會講話,連說理帶哄騙,才算使他勉強接受了下來。

毫無疑問,能說善道的費詩先生是助長關羽毛病的另一個人,他為什麼不跳起來罵關羽?因為不敢,還是不願?這個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關羽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地位節節升高的時候,沒有人能稍稍使他的驕狂有所收斂。

但是,他的對手,孫權先生,可沒有諸葛亮和費詩這麼慣著他。當關羽那句“虎女安配犬子”一說出口,孫權心中,或許還在搖擺的北進取徐州和西征取荊州的選擇,也就此定案,關羽的死期,就在眼前。

關羽死前一年,恰是他戎馬生涯的鼎盛期。當時,關羽在長江北岸屢戰屢勝,先是將曹操的宗室重臣、征南將軍曹仁駐守的樊城圍得水泄不通;接著又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然後再水陸並進,繼續圍逼樊城。曹操的軍隊由於四麵作戰,當時也有點兒周轉不濟:一路軍由愛子曹彰統領,正在北方邊陲鎮壓代郡烏桓的叛亂;夏侯淵、張郃等在西北陽平關與劉備相持不下;曹洪與張飛、馬超在固山剛剛有過一場激戰;曹仁轄區內的宛城也時有變亂,尚需征南將軍分兵進剿;為了預防東吳潛在的偷襲,合肥防區也需要大量駐軍。不久,追隨曹操30多年、與曹操有骨肉親情的夏侯淵又在定軍山陣亡,曹操親征漢中又不利,漢中事實上已歸劉備所有。雖然愛子曹彰在北方大敲得勝鼓,但南麵的失利,尤其是大將於禁的投降,仍給曹操心理上帶來重創。這樣,當曹仁頻頻告急,不少原來臣服曹操的城池也開始向關羽作投機性歸順時,曹操有點兒膽怯了。為了躲避關羽的鋒芒,曹操腦子裏盤算起是否該把都城從許昌遷到鄴城來。

曹操對關羽刮目相看,是因為他知道關羽的性情極端傲慢,對士大夫尤其不敬,能入他法眼的,全中國都沒有幾位。幾乎與此同時,東吳方麵也感受到了關羽的威脅。為了籌措軍糧,關羽曾從荊州隸屬東吳境內的湘關收取大米。這給了孫權一個不祥的信號:一旦關羽在與曹軍作戰中得以擴張勢力,他很可能進一步霸占荊州全境。倘如此,由於荊州牢扼著東吳的上遊,整個東吳防線就將暴露在關羽水軍的攻擊麵上。這一刻,關羽威震華夏,呼風喚雨,勇不可當,他睥睨萬物的孤傲品性也同時臻於頂點。

就在關羽“威震華夏”時,他其實並沒有使曹操的智囊團聞之色變。徐晃帶著一支倉促組建的軍隊出戰了,這一仗徐晃打得非常漂亮,突破了關羽設置的重重營壘。

有充分證據說明,關羽雖滿肚子瞧不起孫權,孫權也沒有把關羽太當一回事。孫權的部下呂蒙更不怕關羽,倒是關羽對吳下阿蒙頗為忌憚,以至於為了誘使關羽放鬆對荊州的戒備,曆來多病的呂蒙還得再裝一回病,回家休養。這就是說,雖然孫權感到了關羽的威脅,但這反而促使他下決心滅掉關羽,收複荊州。說不清是曹操先要求孫權幫忙,還是孫權主動向曹操提出了偷襲關羽後方的建議,就算他們英雄所見略同吧。關羽的麻煩大了。他不知道,人們隻是願意敬重他,卻不覺得他有什麼了不起。關羽剛愎自用的習慣,不僅為軍師諸葛亮熟知,也已普遍被他的敵手視為可供利用的突破口。曹操與孫權這兩隻“巨螯”,開始向關羽合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