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那兩位大爺根本沒去看那幾家私人地產,對著地圖研究了一陣子,他們直接把手指點在了地圖上,瓊市坊南邊不遠處,最大的一塊空地上。
“這地方不是還有很大一片空地麼?咱們把它買下來吧。”
陳大雷探頭過去一看,差點沒一口茶噴出來。
“這……這個恐怕買不了。”
“嗯,為啥?”
“那裏是馴象所啊,朝廷馴養大象的地方,成祖爺年間就有的衙門,豈是吾等商戶可以覬覦!”
饒是陳大雷早已經習慣了短毛的不靠譜,這時候也不禁又生出一種以頭撞牆的衝動,這兩位大爺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嗎?
事實證明——人家很清楚:
“啊,官府的地皮。看來跟大明朝的合作確實有必要繼續深化下去了。”
“馴象所是歸禮部管理的吧?錢謙益的地盤,應該比較好說話。不過周延儒那裏肯定也要打通關節才行。”
“還需要設計一個合適的談判策略……嗯嗯,這事兒交給我來辦吧,”
林漢龍主動接過了這項任務,但之後兩人卻又對著那張地圖開始嘀嘀咕咕:
“沒想到明朝時的北京城這麼空曠!外城幾乎就是空的不說,連內城裏頭也到處是菜地!”
“好多黃金地段啊!若是到了咱們那邊……”
“不著急,不著急,咱們可以慢慢跟老周老錢他們談……如今的順天府尹是誰?”
“好像順天府是經常換人的,還不如去跟錦衣衛老駱合作,他那位置隻要不出岔子基本是終身製……要說對京師的管理權,錦衣衛其實占大頭。”
兩人嘰嘰咕咕的交頭接耳了一陣,又點著地圖揮斥方遒,說了一些諸如“這塊地皮我知道,當初一個親戚還打過主意,拍賣時被刷下了,後來成交價算下來光樓麵就要八萬一平,如今是在種大白菜”之類的怪話。
旁邊陳大雷隻聽得莫名其妙,但他跟這幫短毛接觸久了,對於他們的種種不尋常之處也算早有領教,反正這幫人在正經事上一向很靠譜,時不時冒出幾句奇談怪論也就無所謂了。
果然,等那兩位老兄聊完了,他們便給了陳大雷一個很正式的答複:地皮的事情他們來解決,你先專心把那幾家石炭行搞定就行。
有了這句話,陳大雷就放心了,他神態輕鬆的告辭離去。琢磨著明天該如何去對付那些炭行老板——畢竟要收人家買賣,而且還是突然襲擊,肯定不是一件簡單事情,必然會有一番波折的。
至於這邊,郭林二人在繼續商討了幾句之後,便也分別去做計劃,準備幹一票大的。
過了幾天,林漢龍便拿出來一個初步計劃,先給在京師的各位同伴看一看,然後便打算發電報回海南向委員會打申請了。
作為貿易公司的代表,安娜首先看到了這份文件,但她在這方麵並不擅長,也看不懂林漢龍的意圖。倒是胡雯,雖然同樣對經濟事務不太了解,但在看了林漢龍那份計劃後,卻皺起眉頭,開口道:
“小林,我看你們的意思,是打算在北京大搞產業了?”
“是,先從煤炭行業開始,接下來還打算搞水泥廠和磚瓦廠。而根據龐雨他們在東北的布局,我軍即使撤離旅順以後,那邊也仍然可以向京津地區提供大量優質木材。而一旦磚瓦水泥和木料這些基礎建材能夠充分供給……那咱們接下來能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很宏大的策略,可你有沒有考慮過——在北京建立起這麼大的產業規模,和我們的總體路線是否符合呢?”
“呃……”
這句話還真把林漢龍給問住了,包括旁邊郭逸也是,他們兩人一心隻想著擴大規模增加效益,倒是沒考慮到此節——理論上,他們這幫人來北京的最初目標隻是娶媳婦,娶完媳婦就要回南方的。
沒想到在這裏混啊混的,忍不住便想要大展拳腳了——關鍵是這邊各種條件真的太好了。作為大明帝國的京城,本時代最主要物流通道京杭大運河的主要服務對象以及終點站,無論在官方還是民間,京師這裏都絕對不會缺乏市場和商機。
而偏偏明朝人本身的商業意識和手段又極其落後,林漢龍和郭逸在後世社會中根本算不上什麼專業人士的,在這裏卻已經足夠被視為經濟奇才了。包括他們現在結交的那批人——官僚階層,勳貴階層,以及宮中大貂璫等等,全都是大明帝國政治生態圈中最頂尖的那一批……種種條件綜合起來,在這裏不發財那真是沒天理啊。
於是乎,瓊市坊這個原本隻是作為京城辦事處和物資供應處的小站點,在不經意間卻成長為京城商圈中的巨無霸。而為了維持它的生存和發展,不停擴張成為了最佳的,也幾乎是唯一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