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六 進擊的畢老頭(下)(1 / 2)

上一章末尾筆誤,畢老頭兒推介的是自家女兒,而非孫女,特此更正。

-----------------------------------------------------------------------------------

“選擇會計專業的話,對數學基礎會有一定要求。另外,我很快就要回海南了。”

見朱月月並未當場拒絕,畢自嚴更加高興了,他很自信的笑道:

“我家那女孩兒雖然不是絕頂聰明,於數術之道上卻還算有些天賦,《九章算經》已學到第八章‘方程’,應該可以符合要求了吧?到時候既然拜了師,肯定是跟著姑娘走,等學有所成了再回來也不遲。”

朱月月想了想,她並不清楚畢老頭兒說的“方程”是否就是自己理解的那種。不過想想一個才剛剛六年級的小女孩,就算基礎差些也能彌補,於是便建議道:

“十二歲的話,直接分專業有點早。我覺得先讓她去女校裏接受三年中學教育,掌握一些基礎性的知識,等十五歲了再跟我學習專業課程,這樣比較好。就相當於我們那邊的中專生,到十八歲時畢業,正好是參加工作的年齡。”

“哦,要到十八歲麼?”

畢自嚴略略沉吟了一會兒,便點了點頭:

“可以,就照這麼辦罷。”

商議既定,畢自嚴站起身來,向朱月月作揖為禮:

“如此就麻煩朱姑娘了。”

朱月月也連忙站起來還禮:

“不用客氣,本來我們也很希望有人來學這些技能,免得失傳了。您肯讓家裏人來學,我們還要感謝您呢。”

聽到這話,畢自嚴眉毛頓時一挑,想了想但卻沒說什麼,仍是從容鎮定,拱手作別。

當天晚上,畢家府宅。

本來掛在門楣上的“尚書府”匾額已經取下,但最近卻又重新拿出來藏在門房裏,雖然還沒掛上,卻被反複擦得油光鋥亮,重新上了好幾遍大漆,就等著哪天老爺官複原職的消息一下,立馬恢複舊觀。

而隨著一聲“老爺回府!”的稟報,從門房到內院,從主人到奴仆,不顧春寒料峭,全都走了出來,站到院子裏擺出了迎接的架勢。

——別看畢自嚴在瓊海鎮諸人麵前表現的溫和隨意,像個好好先生一樣。可在他自己家裏,在這些完全依賴於他的身份地位才能生存的人麵前,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天——如果說之前還有人對這一點認識不深的話,那麼經過前一段時期的跌宕起伏:畢自嚴從戶部尚書位置上被逮拿下獄,又從獄中被放出,參與到瓊鎮談判,到現在滿京城上下都說老爺很快要複位,沒準兒還能更進一步入閣……這段時間的人情冷暖變化,相信足夠讓任何一個畢府家人牢牢記住:是誰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畢自嚴始終沒回家,從天津回來以後就一直待在真如寺裏忙著鑽研業務,今晚突然回來,在府裏不大不小也算是引發了一場波瀾。當畢自嚴從馬車上下來時,便看到自家闔府老少都站在門前迎接,倒讓他頗有些意外。

不過作為大老爺,畢自嚴在下人麵前肯定要“端著點”,於是他一路上都麵無表情的保持著形象,直到走進內院,看見自家三位夫人,四個子女——最小那個還在奶媽手裏抱著,也都站在院子裏迎候他時,方才放鬆麵皮,顯示出作為丈夫的關心與作為父親的慈愛來。

“怎麼都出來了?外麵涼得很,趕緊進屋說話。”

一行人都進入堂屋,然後便是按照禮儀依次上來問候——作為走科舉途徑升上來的文官家族,畢家在禮法方麵自然是極為重視。此刻畢自嚴雖然心中有事,卻也耐下性子一一與她們應答,包括大夫人胡氏,二夫人李氏,三夫人吳氏,長子畢際壯,長女畢際真,次子畢際有……最後一個小兒子畢際孚還在繈褓之中,那就不必要求了。

待得眾人行禮已畢,都站在那裏等著老爺訓話時,畢自嚴看看他們,在心中暗暗歎了一口氣——自己這輩子,在仕途學問上都還算順利,可唯獨在子嗣上頗為艱難:原配夫人胡氏,當初也是少年夫妻,彼此間十分恩愛,自己原打算與她白首一生,即使婚後多年一直未曾生育,也一直頂著壓力,堅持不肯納妾。直到四十歲後,胡氏自己實在頂不下去,方才不得不鬆口,納了個良妾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