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十 老大,有人搶怪!(3 / 3)

在這個時代,大約也隻有那支傾盡了明帝國全部力量締造和維持的部隊才會有如此威勢了。自從東北女真崛起之後,戰鬥在對抗滿洲人第一線的關寧軍就逐漸取代了大同邊軍的地位,被稱為大明朝的第一雄兵。在朝廷提供的軍械,餉銀,糧食等方麵均享有優先地位,擁有最好的裝備和補充——他們也總算沒辜負這份特殊待遇,一直到明朝滅亡,關寧軍都死死守住了從東北進入中原的通道,沒有讓滿洲軍直接從這一地區突破。

看著那些全身披掛的關寧軍重騎兵轟隆隆在人群中橫衝直撞,瓊海軍眾人都是暗暗色變,他們的部隊在前來大陸以前都反複強調過對騎兵作戰的要點,這一路上打擊山東騎兵也算是輕鬆愉快,心裏已經有了一些自信。但是此刻,這批遼東來的重騎兵卻又讓他們的自信心產生了一絲動搖。

如果那些牲口朝這邊衝過來的話……北緯等人不約而同,幾乎同時下達了要求全軍高度戒備的命令。

出現在戰場上的關寧軍並不多,大約一千人都不到的樣子。但戰鬥力卻十分驚人,那些騎兵以數十人為一小隊,或分散或密集,以極其高效準確的手段不停削弱著叛軍的力量。叛軍方麵當然不甘束手就戮,他們也派出了自己的騎兵隊加以抵抗——就是先前遊弋在周邊的那幾支“驢騎兵”隊伍,本來大概打算用來衝擊瓊州軍的,此時也不得不拿出來硬抗關寧鐵騎的突襲。

隻是山東驢子體型再大,也不可能與遼東軍的高頭戰馬相比,而山東騎兵與遼東騎兵的戰鬥力,也與他們胯下坐騎一樣,有著近乎於本質上的差異——盡管孔有德等人本來是從遼東軍裏出來的,可他手下來自遼東的老弟兄充其量不過幾百號人,這些人也是當初吳橋兵變的主力。隊伍發展到現在,這些老兵早就四下離散,沒死的都當上了小軍官,分散到全軍中去了。

眼下這些叛軍騎兵大都是各級軍官自行招募,隻有自家有匹坐騎就能當騎兵了,從來沒有經過正兒八經的訓練,更缺乏騎戰對抗經驗,在與女真人交戰多年的遼東軍麵前宛如幼兒一般,頃刻之間就被殺得潰不成軍。

其中又見一個銀盔銀甲的白袍小將尤其驍勇,他身上配備的武器非常混雜,後麵還專門跟了兩三名隨從幫他攜帶和傳遞武器,從遠距離的弓箭,到中距的三眼火銃,靠近以後又換了長槍和砍刀,用得都極其嫻熟,接連打翻好幾個朝他衝過來的山東騎兵。到後來別人看他厲害,有三四條漢子同時衝上來圍攻他一個,卻見這小夥兒不慌不忙,從腰間摸出一對流星錘來,錘頭在空中盤旋幾下便旋轉著飛出去,當場砸翻了一個,剩下幾人也被鏈子纏住摔了個七零八落——這小子一對四居然還瞬間取勝,毫不拖泥帶水。

露了這一手之後,那個年輕人似乎甚是驕傲,舉起一隻手接受了周圍部下的歡呼。隨即,竟然朝瓊海軍這邊走過來。

士兵們略有戒備,不過見他隻是孤身過來,速度又甚是緩慢,顯然並無惡意,便也沒阻止他,一直讓他走到眾人麵前,摘下頭盔,顯出一張甚是英俊的麵容,一邊拱了拱手,一邊朝這邊咧嘴笑道:

“這邊可是瓊海鎮的人馬麼?我們是大明遼東鎮麾下。奉朱撫台,高監軍之令前來助戰,命令是要我們助防登州府的,不過現在看起來好像沒必要了……哈哈,貴軍可真是驍勇非常。以區區數百之眾便敢硬撼賊軍大陣,看來我軍來的正是時候啊。”

那武將騎在坐騎上,人高馬大的,一眼便能看清眼前瓊州軍兵力不過數百,連一千都不足,而且全是步兵。言下便很有施恩之意,覺得自家這支援軍來的很及時。

但已經來到陣前的幾名穿越眾指揮官隻是互相看了看,早先已料到對方身份,對於關寧軍的出現也談不上什麼感激之情——在他們看來這支部隊完全是來摘桃子的。盡管龐雨先前還想著不要立功太大,此時忽然冒出來這麼一群人,連他心裏也不會高興,更遑論那幫正熱血沸騰的小年輕。

“我們是海南瓊州軍,請問你是哪位?”

對麵那人一直大剌剌坐在馬上居高臨下俯視他們,跟他說話還要仰起頭,這種感覺顯然不好,就連敖薩揚心裏也不太痛快,說話就很直接了,那武將倒是不以為意,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姿勢很不禮貌,隻懶洋洋笑道:

“本將麼?山海關總兵麾下一遊擊,高郵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