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七 乘勝追擊(2 / 2)

負責城內事務的龐雨敖薩揚都是精明人物,自然不會忽視這些跡象,兩人返回水城和解席淩寧老石他們商量如何擺脫這一窘境。有人主張是不是再搞一場公審公判大會,從那些叛軍裏挑幾個罪大惡極的拋出來讓老百姓出出氣?反正是叛軍欠下的孽債,咱瓊海軍可沒必要替他們擋災。

“公審公判大會是要搞的,但現在恐怕不太合適。”龐雨對此倒是早有打算,“說實話,真正手上血債累累的,那天晚上也不敢留下來,早跑到萊陽黃縣一帶去跟孔有德會合了。從留下來投降的叛軍中間挑選替罪羊不太容易,也很難讓老百姓真正信服。”

“那怎麼辦,難道還要追到萊陽去把剩下那些頑匪都抓回來審判嗎?”

有人開玩笑般說道,卻不料龐雨一本正經點頭稱是:

“我正有此意。”

這下子大夥兒都發愣了——他們允諾大明的隻是幫助其奪回登州府,軍事組和委員會給的任務也隻要求拿下登州,盡量動員這裏的難民向南方遷移,全殲山東叛軍並不在目標範圍之內。

更何況根據史實資料,就在這幾天內,明軍主力便會獲得對叛軍的決定性勝利,和曆史上叛軍有後路可退不同,眼下喪失了根本之地的叛軍已是無根之木,就算瓊海軍不再插手,他們的覆滅也隻是個時間問題。瓊海軍又不在乎朝廷的軍功,何必再去跟遼東軍他們搶這一茬?

麵對大夥兒疑惑的目光,龐雨隻說了一句話:

“叛軍主力仍在,他們多半會來奪城的。而我們現在隻能主動進攻,因為光靠咱這兩千人根本不能打守城戰,這邊兩座城,十多萬百姓,還有一萬多俘虜,都是咱們的累贅!”

大家考慮一陣,漸漸理解了龐參謀官的意思——不管曆史上那場沙河之戰有沒有打,結局如何,當前叛軍主力的下一步行動肯定是要把老窩奪回去。正常情況下守城部隊是占便宜的,但對當前的瓊海軍卻是個例外。倘若對方派遣大軍來攻,水城作為當前的主基地肯定要派上兩三個連隊,至少六七百的兵力留守,然後讓剩下一千多全去防守府城?那恐怕連城牆都站不滿,更不用說這樣一來就完全沒有機動力量應付突發事件了。

“也許可以讓鄭家軍和這邊的俘虜協助我們守城?”

有人這樣提議道,但還不等別人反駁他自己便收回了建議——對於手頭的鄭家盟友和一萬多叛軍俘虜,按照他們短毛軍的一貫思路:可以使用,但不能依靠,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絕對不把己方安危寄托在這些還不能完全控製的人員身上。

讓投誠部隊協助城防,把瓊海軍兵力解放出來自由行動,也算一種思路,可當叛軍兵臨城下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些人會作何舉動。萬一到時候他們重新鬧騰起來,或者哪怕是來個臨陣逃脫,都會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至少,登州府城將重新成為雙方爭奪的戰場,他們先前辛苦保全城市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降兵和鄭家軍不是不可以用,但不能用他們打仗。所以我們才要主動出擊,把敵人趕得遠遠的。”

“總之就是不能讓戰場留在這附近,對吧?”

解席很快理解了龐雨的意圖,沉吟著盤算起來:

“如果再要殺出去打一仗的話……關鍵是彈藥夠不夠了?”

——現代熱兵器戰爭,火槍火炮鋪天蓋地,打起來是過癮的,可彈藥消耗起來那也快的可怕。他們自海南衝到此地,就前些天才打了一仗,事後統計上來的彈藥消耗量讓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竟然用掉了全軍將近五分之一的軍火儲備!尤其是各類炮彈消耗量巨大,海軍的“戰列線”實在是個太奢侈的玩意兒。

“還行吧,咱們彈藥存量還有百分之八十左右,老馬他們又把實心彈都盡量回收了,這樣規模的戰役再打個兩三場問題也不大——但我想山東叛軍是肯定經不住這麼多次打擊的。”

負責後勤的林峰比較樂觀,這讓大夥兒吃了一顆定心丸。於是開始具體商議出兵計劃,在分配停當之後,他們便向隨軍的幾位明朝使者通報了瓊海軍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為了大明朝的長治久安,我瓊海鎮官兵將不辭辛勞,乘勝追擊,徹底消滅匪首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