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輯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上)(1 / 3)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阻力越大,可能的收獲越多。隻有利用種種挫折與失敗,來驅使你更上一層樓,才能充分實現自己的理想。

約翰是個非常有名的管理顧問,一走進他的辦公室,馬上就會覺得他“高高在上”似的。辦公室內各種豪華的擺飾、考究的地毯、忙進忙出的人潮以及知名的顧客名單都在告訴你,他的公司的確成就非凡。

但是,就在這家鼎鼎有名的公司背後,藏著無數的辛酸血淚。

他創業之初的頭6個月就把10年的積蓄用得一幹二淨,一連幾個月都以辦公室為家,因為他付不起房租。他也婉拒過無數的好工作,因為他堅持實現自己的理想。他也被顧客拒絕過上百次,拒絕他的和歡迎他的客戶幾乎一樣多。

就在整整七年的艱苦掙紮中,約翰沒有說過一句怨言,他經常說:“我還在學習啊。這是一種無形的、捉摸不定的生意,競爭很激烈,實在不好做。但不管怎樣,我還是要繼續學下去。”

約翰真的做到了,而且做得轟轟烈烈。

有一次,朋友問他:“事業把你折磨得疲憊不堪了吧?”

他卻說:“沒有啊!我並不覺得那很辛苦,反而覺得有受用無窮的經驗。看看《美國名人榜》上的偉人生平就知道,這些功業彪炳千秋的偉人,都受過一連串的無情打擊。隻是因為他們都堅持到底,才終於獲得輝煌成果。”

“耐性”對一個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讓自己不後悔,麵對各種挫折和困難,就一定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一談到小澤征爾先生,大家都知道,他堪稱是全日本足以向世界誇耀的國際大音樂家、名指揮家,然而,他之所以能夠建立今天名指揮家的地位,乃是參加貝桑鬆音樂節的“國際指揮比賽”帶來的。

在這之前,他不隻與世界無關,即使是日本,也是名不見經傳。

他決心參加貝桑鬆的音樂比賽,是受到同為音樂夥伴的A先生鼓勵,但他自決定參加音樂比賽開始,日日都以能得到音樂比賽獎為目標,幾乎是廢寢忘食地不斷練習。

經過重重困難,他終於充滿信心地來到歐洲。但一到當地,就有莫大的難關在等待他。

他到達歐洲之後,首先要辦的是參加音樂比賽的手續,但不知為什麼,證件竟然不夠齊全,不被音樂實行委員會正式受理,這麼一來,他就無法參加期待已久的音樂節了!

一般說到音樂家,多半性格是內向而不愛出風頭的,所以,絕大多數的人在遇到這種狀況時,必是就此放棄,但他卻不同,他不但不打算放棄,還盡全力積極爭取。

首先,他來到日本大使館,將整件事說明原委,然後要求幫助。

可是,日本大使館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正在束手無策時,他突然想起朋友過去告訴他的事。

“對了!美國大使館有音樂部,凡是喜歡音樂的人,都可以參加。”

他立刻趕到美國大使館。

這裏的負責人是位女性,名為卡莎夫人,過去她曾在紐約的某音樂團擔任小提琴手。

他將事情始末向她說明,拚命拜托對方,想辦法讓他參加音樂比賽,但她麵有難色地表示:“雖然我也是音樂家出身,但美國大使館不得越權幹預音樂節的問題。”她的理由很明白。

但他仍執拗地懇求她。

原來表情僵硬的她,逐漸浮現笑容。

思考了一會兒,卡莎夫人問了他一個問題:

“你是個優秀的音樂家嗎?或者是個不怎麼優秀的音樂家?”

他刻不容緩地回答:“當然,我自認是個優秀的音樂家,我是說將來可能……”

他這幾句充滿自信的話,讓卡莎夫人的手立時伸向電話。

她聯絡貝桑鬆國際音樂節的實行委員會,拜托他們讓他參加音樂比賽,結果,實行委員會回答,兩周後作最後決定,請他們等待答複。

此時,他心中便有一絲希望,心想,若是還不行,就隻好放棄了。

兩星期後,他收到美國大使館的答複,告知他已獲準參加音樂比賽。

這表示,他可以正式地參加貝桑鬆國際音樂指揮比賽了!

參加比賽的人,總共約60位,他很順利地通過了第一次預選,終於來到決賽賽場。此時他想:“好吧!既然我差一點就被逐出比賽,現在就算不入選也無所謂了!不過,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我一定要努力。”

後來他終於獲得了冠軍。

就這樣,他建立了世界大指揮家不可動搖的地位,我們可從他的言行中吸取重大的教訓。

許多人的成功,都是憑借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以堅忍和耐心的偉大力量,與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作鬥爭的結果。這種精神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

法國陶瓷藝術家、質樸瓷器的發明者法國陶工貝萊德·柏裏斯在研製陶瓷的過程中曾屢次陷入艱難的困境中,但他不甘輕易放棄內心的理想,最終獲得了成功。

16世紀早期,柏裏斯出生在法國南部。他的父親是個玻璃製造工人,家境相當貧困。柏裏斯沒能上學,但他從小受父親熏陶,學會了玻璃裝飾這門手藝,以及在玻璃上製圖、繪畫,他還學會了讀書、寫作。

柏裏斯18歲出門謀生,找了一份玻璃行業的工作,業餘時間兼職從事土地測量。後來他到了東查熱特城的聖特鎮,並在此結婚生子,定居下來。為了養家,他勤奮工作,但仍入不敷出。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他想到了彩陶繪畫技藝。他對製陶工藝一無所知,又不能舍下妻女去意大利拜師學藝,隻能靠自學,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地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希望弄清陶瓷製作和上釉的全部過程。

他先從研究製作陶瓷所用的材料開始。他買來一些陶罐,搗碎弄成粉末.加上自己製作的化合物,放進烤爐裏燒,結果實驗失敗了。

接下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全都浪費在了這種徒勞的實驗裏。一連幾年,柏裏斯都在不停地實驗,燒掉了大量的木材,浪費了更多的藥劑、土罐,最後,家裏窮得連下鍋的米都沒有了。

這時,他不得不去從事以前的行業,在玻璃上畫畫、測量土地,以維持生計。但他對製陶仍不死心。為了節省燃料,他把那些陶瓷碎片抱到附近一家磚窯裏燒製,結果還是失敗了。

麵對一次次的失敗,柏裏斯沒有被擊倒,他決定重新開始。他把新買的陶器搗碎,加入新配製的原料,拿到附近一個玻璃熔爐裏去燒。玻璃爐的高溫熔化了一些原料,但柏裏斯尋求的白瓷仍沒燒成,他又一次失敗了。

後來的兩年當中,盡管他家裏窮得連鹽都吃不上了,但他仍以加倍的熱情從事陶製品的燒製工作。他決心作一次更大的實驗,他把300多塊陶瓷碎片撒上自己配製的原料,送進燒製玻璃的熔爐。經過4個多小時的燒烤,300多塊陶片當中,居然有一塊上麵的原料熔化了,冷卻後像玉一樣潔白發亮。見到這塊潔白的陶瓷,柏裏斯哭了。這次小小的成功,促使他繼續從事更大的實驗。

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柏裏斯用了8個月的時間,專門建了一個燒製玻璃的熔爐。他製成了許多陶製模子,經過初步烘烤後,塗上釉藥化合物,放進了爐子裏。他把家裏所有的錢全都買了木柴。點燃熔爐後,他整天整夜坐在熔爐旁邊,往裏加柴。第一天過去了,釉藥沒有熔化。第二天過去了,釉藥還是沒有熔化。第三天過去了,釉藥還是老樣子。柏裏斯憔悴萬分,麵色蒼白,走路晃來晃去,隨時都有可能倒下,但他咬牙堅持著。第四天過去了,第五天、第六天也過去了,連續六個日日夜夜過去後,釉藥絲毫沒動!柏裏斯幾乎要絕望了。

柏裏斯絕望之餘,突然想到他研製的釉藥可能有問題。於是他重新配製出新的原料,重新實驗。可是他已經傾家蕩產,哪來的錢買陶罐和木柴?盡管他的妻子和鄰居們都罵他瘋了,是個蠢豬,為那些無益的實驗枉費錢財,但最後每家還是為他湊了一點錢,加上柏裏斯從一個朋友那裏借來一些,使他重又買來許多陶罐和木柴,投入了實驗。

熔爐點燃了,木柴熊熊燃燒,爐溫急劇上升,但釉藥毫無動靜。所有的木柴都燒完了,釉藥還沒熔化。熔爐裏的火即將熄滅,整個實驗又將前功盡棄,這時柏裏斯看到了花園的木柵欄。他奔向花園,把所有的木柵欄全部拔出,扔進爐子裏,釉藥還不熔化。他看見了家具和床板,還有木窗、木桶,可憐的柏裏斯真是瘋了,他把家裏的凡是能燒的東西全都砸斷,扔進了爐子裏。他的妻子和兒女哭著跑到大街上,眼看著家裏的一切頃刻間化為灰燼。

柏裏斯把一個完整的家親手毀了,能燒的全都燒了,連房屋門板都被他卸了下來。所幸的是,最後一道火力終於燒熔了釉藥。爐火熄火,那些進爐前粗糙難看的普通陶罐從爐子裏出來,冷卻後,通體全都覆蓋著一層均勻細密、潔白如玉的釉麵!柏裏斯成功了!巨大的喜悅讓他手舞足蹈,一路喊叫著衝上了大街。柏裏斯終於掌握了這渴盼已久的秘密。

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心裏他會體會到真正的人生歡樂。

一次,還是中學生的戈林去野外玩,他坐在一根圓木上麵,打開一包三明治,觀看著巍峨險峻的山景。隻見兩條湍湍奔流的小溪彙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清澈透明、深不見底的水潭,然後沿著一片樹木叢生的峽穀洶湧直瀉而下。

要是沒有一隻蜜蜂圍著戈林不停地嗡嗡亂飛,他的田園詩般的心境一定會完美無瑕的。那是一隻普通的好擾亂野餐者興致的蜜蜂,戈林不假思索地把它趕跑。

這隻蜜蜂一點兒也沒有給嚇倒,它飛回來又圍著戈林嗡嗡地轉了起來。這時,戈林可失去了耐心,一下子把這小蟲子打落到地上,接著一腳把它踩住,碾進了沙土裏。片刻之後,戈林腳旁邊的沙土中出現了動靜,他大吃一驚。那個折磨他的壞東西從沙土中鑽出來,它的翅膀狂亂地撲打著。這一次戈林可不存僥幸心理了。他站了起來,用全身120磅體重的力量把這個小蟲子碾進了沙土裏。

戈林重新坐下來吃午餐。幾分鍾後,他發覺腳邊有什麼東西輕輕地動了一下。一隻身體已被碾破但仍活著的蜜蜂從沙土裏有氣無力地鑽了出來。

它的幸存使戈林發生了興趣,他俯下身子仔細查看它所受到的損傷。右側的翅膀還相對完整,但左翅膀已被碾得像一塊揉皺的紙。然而,那隻蜜蜂仍然在不停地慢慢上下活動著它的翅膀,仿佛在估量著所受的損害。它還開始修整它那沾滿了沙子的胸部和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