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裏的迷信
美國有一部影片叫《五月新娘》,曾在全球賣座。但在法國,卻少有人看。就是因為法國人最不喜歡五月的新娘。在很久以前法國還被羅馬占領的時代,一個法國古詩人的詩,成為法國人結婚的傳統迷信,法國人對此深信不疑。古詩是這樣寫的:
處女或寡婦 都別在五月點燃結婚之火
五月的火炬
將是喪禮的火把
中國人在結婚的時候會選黃道吉日,法國人也一樣,隻是方法不同而已。又是古詩人在作祟,因為古詩這樣寫:
星期四是嫉妒的日子
星期五是花神的日子
它們分去愛神的心
出院的手續
一位導遊某次接了一個中國商務團,團中有一胖子與一瘦子老鬧不和。
某次,導遊帶領該團去紅磨坊。
在紅磨坊,胖子又去挑釁瘦子,瘦子不願搭理胖子,結果胖子悶悶不樂地一個人喝酒,一不小心喝高了,開始發酒瘋,躺在地上直嚷嚷“我是人,我是人”。紅磨坊作為巴黎數一數二的高檔娛樂場所,哪裏容得下他這麼胡來。於是,紅磨坊的經理立刻找來了導遊,請他將胖子帶出去,可胖子正在興頭上,導遊根本無法將他帶出去。為了不影響紅磨坊的正常營業,經理告訴導遊,按照法國的法律,隻能報警。沒一會兒,警察到了,看到胖子躺在地上大聲嚷嚷,便問導遊他在嚷什麼,導遊說,他在叫“我是人”。警察說:“他說得沒錯啊,他是人呀。他既然沒說錯,那我們也不能抓他,按照法國的法律,隻能通知醫院了。”於是,醫生趕來了,終於把胖子送進了醫院。在醫院,胖子被檢查出患有高血壓和脂肪肝。此時,胖子的酒差不多醒了,於是他要求出院,但醫生告訴他:“按照法國的法律,病人未痊愈就不能出院,如果醫院現在讓他出院,那醫院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沒辦法,胖子隻能先待在醫院裏。第二天一大早,胖子穿著病號服逃出了醫院,打電話聯係到了導遊,導遊讓他打的過去。於是胖子打了的過去,心想終於回到團裏了。可是他剛到,警察也馬上到了,又把他逮回了醫院,胖子叫嚷著要出院。醫院沒辦法,告訴他要出院,就得由醫院的上級單位衛生部出具證明才能讓他出院。於是導遊去找衛生部,結果衛生部讓他先去找外交部。來到外交部,又讓他先去中國大使館。導遊繞了好大一個圈子,才拿到衛生部的證明,胖子終於得以歸隊。
第四節 有誰能夠統治一個有246種奶酪的國家
愚人節的起源
據說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裏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有誰能夠統治一個有246種奶酪的國家
戴高樂總統曾說:“有誰能夠統治一個有246種奶酪的國家?”他的意思是“有誰能夠統治246種不一樣的法國人?”法國人奇跡般的給外部世界一種文化統一的形象。在內部,法國的男男女女則保留著自己的地區身份,好像這些就是他們的民族出身。法國人對他們的土地及其地理、曆史和由此產生的傳統非常癡迷。
聖女貞德節
法國的聖女貞德節上,人們通常會裝扮成各種各樣中古時期生活在法蘭西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緬懷曆史上這位英雄,緬懷自己的祖先。據說,每年參加這種扮妝遊行活動的人員都有2000多。看著這個長長的扮妝遊行的隊伍,你仿佛穿越了一條時光隧道,來到了中古時期的法國。在這片土地上,高盧人、羅馬人、法蘭克人、勃艮地人、哥德人、汪達爾人等等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對於初次到訪參加這個節日的人來說,看著這風格炯異、跨越不同曆史時期的人物,著實有些眼花繚亂。
降低失業率的辦法
美國的政客與經濟學家認為商業發展是增加就業機會的關鍵,但法國議會在1998年通過了一項計劃:到2002年為止,每周工作時間從39個小時減少至35個小時,旨在將已有工作量分給更多的人,從而降低失業率。
在美國找工作
年輕的法國女郎依莎貝爾居住在未婚夫的父母家——亞特蘭大。她希望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但是她發現自己在法國所能夠得到的相關幫助根本不可能從她未婚夫的親戚那裏得到。她抱怨說:“他們的確樂意給同事和朋友打電話,向他們介紹我,但是他們卻沒有直接讓同事和朋友給我安排一個工作。事實上我也隻能得到一些姓名和電話號碼這樣的信息而已,除此之外,一切還必須依靠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