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輯 沒有幽默的地方,生活無法忍受(1 / 3)

當一個情人要比做一個丈夫容易。正如整天賣弄機警要比偶爾說一句應景的妙語困難得多。

——巴爾紮克

法國喜劇片《春色海灘》劇照,幽默風趣、愛笑樂觀是法國人的寫照。

第一節 我含淚而笑

沒有幽默的地方,生活無法忍受

法國有這麼一句諺語:沒有幽默的地方,生活無法忍受。幽默是法國人的天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源於伊壁鳩魯信徒那種大大咧咧、樂天知命的性子,想得開,看得開,凡事總存一份輕鬆一份從容,“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即便遭逢不幸,困苦萬端,也往往要咧嘴苦笑以對,甚或自嘲一番,正所謂黃連樹下賦瑤琴——苦中做樂是也。法式幽默的精髓,也正在乎此。

千萬別說他不幽默

法國人對幽默這個詞非常敏感。你可以說一個法國人不帥,你也可以直截了當地說他沒有文化,你甚至可以拿他的配偶開玩笑,但有一件事情你不能做,那就是說他不夠幽默。說一個法國人不幽默就像是說一個德國人不守時或者一個中國人不體麵。

我含淚而笑

1457年,逃亡中的詩人維庸途經布盧瓦,為了結交高貴的奧爾良的查理,詩人欣然賦詩:

我含淚而笑,絕望地等個沒完;

我失望之極,才會越來越勇敢;

我歡欣喜悅,卻感到興趣全無;

我體魄強健,卻既無力,又無權,

我處處受歡迎,又被人人厭惡……

“我含淚而笑”,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不脛而走,後人遂以此為詩人最好的自我寫照,實際上,這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又何嚐不是法蘭西民族的真實寫照呢?人生而有知,長而有識,發而有感,生活的道路上有陽光、雨露、歡笑,也充滿了種種難以預料的挫折、艱辛、苦楚,麵對人生這杯兼有千般味道的雞尾酒,細細品嚐起來殊為不易,也許,免不了要揾淚而咽,卻又於百感交集間釋然一笑,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樂觀呀,又是怎樣令人讚賞的生活態度呀?

知道澳大利亞是由什麼人組成的嗎

滔滔不絕的法國人常使聽者筋疲力盡,自己卻毫無倦容。飯桌上他們有話題則談,沒話題會編故事,有的故事還很幽默。有一次吃飯時法國人神秘兮兮地問一位中國人:“知道澳大利亞是由什麼人組成的嗎?”對方答曰不知後,此位老兄很嚴肅地說:“如果追宗問祖的話,澳大利亞隻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幾百年前流放罪犯的子孫,另一種是看押罪犯的看守的後代。”聞者無不大笑。

比利時人如何安燈泡

有一次聚餐,法國人拿他的鄰居比利時人開涮。他們說比利時人很死板,因為比利時人安螺口燈泡時,手不轉人轉,不會用手擰,隻好讓人像螺旋式的轉動,把燈泡擰上去。

你有沒有見過她不化妝的樣子

麵對一對剛進入戀愛關係的戀人,法國人常常會對其進行“報複”,因為他們打破了原有的社交圈子。報複的方式便是竭力挖苦:“你是認真的嗎?你有沒有見過她不化妝的樣子?”或者,“說不定,他的前16任女朋友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情!”

《信息的木偶》

法國人最愛看的一個電視節目就是法國收費電視台海峽公司有線頻道播出的木偶劇《信息的木偶》。在該劇中,各個黨派的政客都經常會被嘲笑譏諷一番。法國的政客們穿上了泡沫橡皮外衣,被刻畫成一個個官氣十足的小木偶,垂涎權勢的小醜,惡毒的幕後黑手。該劇的作者甚至連死去的人都不放過。劇中有一集關於密特朗的故事:他的靈魂就像《魔法師》中的邪惡幽靈,整夜遊蕩在愛麗舍宮,弄得他的繼任者就如同生活在人間地獄。他搓著手,嘿嘿發笑:“不錯!我死了也要弄得這頭蠢驢不得好活。”這時希拉克正在刮胡子,鏡子上出現了血紅的大字“蠢驢”。

有趣的姓氏

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之一當屬中國,至今約有5000年的曆史了。相比之下,西方姓氏的變遷和使用要晚很多。在法國,大約到11世紀,人們才有了一個洗禮時用的名字。12世紀,隨著人口的膨脹,有了人群聚集的地方,又出現了市鎮,人們不得不開始用綽號來區別你我,以避免搞混。後來,有綽號的人又把綽號傳給他們的子孫,這便是法國甚至很多西方姓氏的起源。對於不了解法國姓氏文化的人來說,姓名隻是一個符號,比如啟蒙思想家盧梭,可謂盡人皆知,但你恐怕不知道“盧梭”這個姓的意思是“紅頭發”,因為他的祖先很可能是長著紅頭發的人。其實,法國人還有些姓氏更讓人忍俊不禁。比如“埃布爾”的意思是“呼吸”,“伯納德”意思則是“像熊一樣勇敢”。記者曾聽說過一個人的姓氏,翻譯過來竟然是“屁股”的意思!其實,法國人的姓無論多麼怪都是有講究的。細究起來,大概有幾種來源。一是由從事的職業而來,這也是法國姓氏的一個主要來源。比如“邦尼特”是指“製造無邊女帽的人”,據說這個姓氏的家族最早的職業就是製造女式禮帽,叫起來也頗為體麵。還有一個著名的姓是“布朗熱”,家裏最早是做麵包或者開麵包店的。尷尬的姓氏當然也有,比如“波比勒”的意思竟是“垃圾桶”。據考證,他們的祖先是第一個造垃圾桶的人,所以就這麼傳了下來,後代隻好跟著委屈一下。

第二節 上菜與官職

生活才開始呢

有一次,戴高樂對菲立普引用了一段打油詩:“當我到100歲的時候,上帝召喚我:‘來吧,來吧!’我回答說:‘不急不急,生活才開始呢。’”

頂人歌

齊達內在世界杯決賽的加時賽結束前10分鍾頭撞馬特拉奇胸部,之後被紅牌罰下。齊達內因此失去罰點球的機會,這直接導致意大利隊占據比賽優勢。這一事件發生後,一首名叫《頂人》的搞笑歌風靡法國。法國人的幽默可見一斑。

上菜與官職

法國飲酒習慣倒很民主,不論什麼情況總是先為客人和女人倒酒,不像我們中國人,先挑官大的或年長的。法國人知道中國人倒酒的這個習慣,突然問道:“那你們是否在上菜的時候也按官的大小來安排菜量?”眾人皆為之絕倒。

難道凳子下有小掛件嗎

一位中國留學生第一次去法國人家裏作客,席間主人那不滿3歲的小女孩忽然問:“爸爸,桌子是男孩還是女孩?”主人耐心地對3歲的女兒解釋:“桌子是女孩,你坐的椅子也是女孩,可是那邊的凳子是男孩喲”。然後主人轉過來對中國留學生說:“你可別問我為什麼!”法國人對於陰陽有別其實也無可奈何,法國人中間流傳著一個拿“陰性”、“陽性”開涮的幽默段子,這個段子是以男人的口氣寫的,其中第一句是:“說起來法語還真奇怪:為什麼我們把凳子看成陽性,而椅子是陰性?難道說凳子下有什麼我們沒看清楚的小掛件嗎?”

您好眼力

法語中“蒼蠅”這個詞屬陰性,同屬不齒於人類的蚊子卻被歸為陽性。有個段子,說一位法國女主人忽然發現一隻蒼蠅在客廳裏飛來飛去,趕緊大驚小怪地叫非洲傭人出來打蒼蠅。那非洲男傭沒有什麼文化,進門就問“‘他’在哪兒?”女主人一邊回答傭人的問題,一邊一本正經地糾正傭人用詞不當,“‘她’在哪兒?她在那兒!”傭人聽了主人的話,睜大眼睛崇敬地對主人說:“您好眼力!”

一封啼笑皆非的家信

下麵是一位剛上大學的法國男生寫給父母的一封信:

親愛的爸媽:

入學已經三個月,拖到今天才寫信,我很於心不忍。現在向你們報告一下近況。不過,在繼續讀我的信之前,請你們二老先坐下,如果你們是站著的話。

我其實過得挺好的。我入學不久因宿舍樓失火從窗戶跳下而引起的骨折和腦震蕩已經基本痊愈。我總共在醫院隻住了兩周,一度失明的眼睛現在也能看見東西了。此外,劇烈的頭疼最多一周才會發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