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輯 請告訴我們國家一切都能做(3 / 3)

中央集權與飲食文化

一個到法國的旅行者居然這樣解釋法國豐富的飲食文化:“在法國,有些文化差異是由於中央集權而得以繁榮的。飲食就是幾乎無可爭辯的例子。來自中央政府的同化努力達幾個世紀之久,這期間的飲食都是地方文化要借以表達自我的少數手段之一。”

請告訴我們國家一切都能做

2000年法國的輪胎巨頭米什蘭雖然當年沒有虧損,但還是解雇了7000名工人,這引起了軒然大波。解雇的結果就是關閉一些工廠,對大部分工人進行重新分配。但米什蘭犯了個錯誤,公司為此舉辯解的理由是國際金融市場要求自己的投資得到更好的回報。認為金融家可以如此控製經濟的想法在法國引起了憤怒的抗議。該事件的高潮就是總理若斯潘被一個電視台采訪而逼得無路可走,隻好說“國家並非什麼事都能做”。

一個社會黨的總理終於敢說出顯而易見之事,一些人對此表示歡迎,但是遭致了很多人的反對。若斯潘說出此話後不久,《解放報》就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題目是:請告訴我們國家一切都能做!

十個人就有一個當官的

法國行政當局有600萬個文職公務員在工作。這相當於十分之一法國公民人口,或全部勞動力的四分之一。

公民與國家之間不得有任何阻隔

法國大革命時,共和國的信條是:公民與國家之間不得有任何阻隔。

第四節 不能哭的原因

教育部長的大話

法國教育部長曾經吹噓說,在任意一天的任意時間,他都能精確地說出法國的每所學校裏正在教授什麼課程。法國人說,這並非不可能。

還可以要求公民再增加多少投入

在美國,人們廣泛積極地回應要求減少稅收和減少政府幹涉的呼聲。而在法國,政治家們常常問:“為了維持社會保險體係,為了把法國建設成為歐洲國家中最強有力的領導者,我們還可以要求法國公民們再增加多少投入?”

結婚妙法

一位法國男人想娶一位美國姑娘。他知道法國的涉外婚姻牽扯到對居民身份的種種要求,而各種要求還要經過層層政府職能部門的審批。他算了一下,如果通過正規渠道來辦理申請,那他們至少還可以有5年的時間來計劃他們的婚禮。幸好,他的表妹在他家鄉附近一個小村鎮當村長,表妹可以宣布這個美國姑娘為他們村裏的居民——盡管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在6個月後,在表妹的幫助下,兩人如願成婚。

不能哭的原因

在法國有個笑話,說法國人為什麼家裏死了人都不怎麼哭,因為為死人辦手續要準備的紙質證明太多,連哭的時間都沒有了。

七年住在機場的可憐人

在法國,人丟了不要緊,總找得回來,但丟了紙質證明,則有想不到的煩惱。有一個家夥因為丟了自己的身份證明,在巴黎戴高樂機場一困就是7年。50歲的梅韓在伊朗出生,父親是伊朗人,母親是英國人。他1988年去英國找與其父早已分居的母親時,遺失了證件,由於乘的是法國的飛機,被遣回了戴高樂機場,從此陷入法律與行政手續的糾葛。梅韓1976年因政治問題被伊朗驅逐出境,1981年獲聯合國難民署頒發的難民證。1983、1988年兩次丟了證明其難民身份的難民證。巴黎上訴法院聲稱,法國不能將梅韓驅逐,因為他是日內瓦人權公約國家承認的政治難民。但他遺失了證件,紙張不全,法國也不能放他入境。可憐的梅韓便每天用行李車推著幾件破行李,在機場大廳四處遊蕩。不少過往旅客都知道他在機場呆了很久,很是詫異。機場管理人員也認識他,經常送他一些食物和飲料。他也逐漸習慣了機場的生活,每天看著飛機起降,身上掛著隨身聽,以讀報和散步度日。等到聯合國難民署終於同意發給他難民證的副本,法國政府也給予他政治庇護,放他入境時,他卻不太想離開機場了,因為他已經習慣了那個人來人往的地方了。

汽車轉讓

有一位外國人被派駐到巴黎。辦事處的車和房子都是前任名下的,辦個過戶手續費盡了周折。按照法國的相關規定,汽車可以轉賣,也可以無償轉讓,但是接受者必須出示原車主的親筆簽名,說明車白送他。前任已經回國,又病休在家不上班,這人就以總公司的名義出具證明,說這是公家的車,他現在是公司的授權人,申請將車牌照劃在他名下。可是到了警察局,人家不給辦,辦事員一定要前任的簽名。他當時著急用車,來不及與國內聯係,索性自己仿照前任簽字,換個窗口,馬上就辦理了過戶手續。而這時,拒絕他的那個辦事員就坐在旁邊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