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文章要有思想(3)(1 / 1)

還有,有關吃喝嫖賭、坑蒙拐騙、殺人放火這些你都不能寫進文章當中。本來嘛,區區中學生以學業為主,不必去管社會縱橫。你隻要閉上眼睛寫上:我們生活在沒有汙染的空氣之中,我們熱愛學習,熱愛作文。

那位同學在寫給編輯的信中說:老師評改作文,很多是憑印象的,即以前作文好的便批個高分,作文一貫不好的則休想高分。我看過評卷標準,知道每一類作文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這就使得學生們的作文猶如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毫無創新,全是空話、套話。為了高分,學生可以瞎編亂造,溜須拍馬。對於焦點熱點話題,可以視而不見。其實,每個學生都有兩本作文本的,一本交給老師,另一本寫滿真心話的是萬不敢上交的。老師還要求我們扣準題目,其實就是扣死題目。我們的思想必須與出卷老師思想一致,方能高分。我們像未長成的小樹苗,被利斧修正得筆直而絕無旁枝,千樹一麵。

應試作文的把戲讓那位同學給全看穿了。實際上何止這位同學,許多有頭腦的同學都看穿了。但沒法,還得要投老師所好寫,因為得考慮分數。你說應試作文悲哀不悲哀?但它還在那裏硬撐著,還在那裏束縛著學生的思想,扼殺著學生的創新精神。

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美國某個小學的作文課上,老師給小朋友出了個作文題目,叫"我的誌願"。一位小朋友非常喜歡這個題目,在他的本子上飛快地寫下了他的夢想:他希望自己將來能擁有一座占地十多公頃的莊園,土地上植滿如茵的綠草,莊園中有無數的小木屋,還有烤肉區及一座休閑旅館。他可以和前來參觀的遊客分享自己的莊園,有住處供他們休息。寫好的文章經老師過目,這位小朋友的本子上被劃了一個大大的"×",老師要求他重寫。小朋友仔細看了看自己寫的內容,並無錯誤,便拿著作文本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他:要寫下自己的誌願,而不是虛無的幻想。小朋友據理力爭說,這就是他的誌願。老師堅持說那隻是一堆空想,要他重寫。小朋友不肯妥協,他不願意改掉自己夢想的內容。老師說,如果他不願重寫,就不能讓他及格。小朋友不願重寫,結果那篇作文得到了一個大大的"E"。

事隔三十年之後,這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度假地旅行,在盡情享受無邊的綠草、舒適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的時候,他望見一位中年人向他走來,並自稱曾是他的學生。如今,他擁有這片廣闊的度假莊園,真的實現了兒時的夢想。老師望著眼前這位莊園的主人,想起自己三十餘年來的老師生涯,不禁喟歎:"三十年來,我不知道用成績改掉了多少學生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