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也細心研究了全書的結構、內容和表達方式,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他看了大部分手稿後,認為內容雖然十分出色,但外部結構卻存在一些缺陷。這部篇幅達50印張的巨著,第一版時才分為六章,不便於讀者了解和掌握。於是,他寫信向馬克思提出意見:“你怎麼會把書的外部結構弄成現在這個樣子!第四章大約占了二百頁,才隻分四個部分,這四部分的標題是用普通字體加空排印的,很難找到。此外,思想進程經常被說明打斷,而且所說明之點從未在說明的結尾加以總括,以致經常從一點的說明直接進入另一點的敘述。這使人非常疲倦,在沒有密切注意的情況下,甚至會使人感到混亂。在這裏題目分得更細一些,主要部分更強調一些是絕對合適的。”[42]他還認為,價值形式這一節,內容十分抽象,又沒有多分一些小節和多加一些小標題,對於不懂辯證法的讀者來說有一定的困難。他建議把這一節再分成若幹簡短的小節,用特有的標題來突出每一個辯證的轉變,並且盡可能把所有附帶說明和例證用特殊字體標明出來。這樣對廣大讀者來說就容易理解得多了。有些地方,恩格斯直接在清樣上作了修改。馬克思非常重視恩格斯的意見,遵照恩格斯的建議,專門寫了一個關於價值形式的附錄,並把附錄的提綱抄寄恩格斯。
在《資本論》第1卷中,馬克思多次引用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的內容,提到“曼徹斯特一位工廠主”提供的非常精確的材料。他十分希望恩格斯在他的主要著作中不隻是作為引證者,而是直接以合著者的身份出現。雖然恩格斯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也沒有以合著者的身份與馬克思共同署名,但他為《資本論》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五、打破“沉默的陰謀”
《資本論》是射向地主資產階級的最厲害的炮彈,必然要引起他們的敵視。這部著作即將出版時,恩格斯就擔心它有可能被認為觸犯普魯士刑法典第100條:“挑撥國家臣民互相仇恨或鄙視”而遭到禁止和沒收;“幸而書中‘上演的’可說幾乎全是英國的事情”,普魯士政府沒能找到禁止出版的借口。[43]但資產階級學者畢竟是“相當聰明”的。在這部偉大的科學巨著麵前,他們找不到可以突破的任何一個弱點,於是便使用了曾經在八年前對付《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那一套“行之有效的老辦法——沉默的陰謀”,企圖以此阻止它的傳播。為了打破“沉默的陰謀”,迫使資產階級學者開口,擴大《資本論》的影響,恩格斯親自撰寫書評,做了大量工作。
還在《資本論》出版前夕,恩格斯已經認真考慮了對付資產階級的辦法。1867年9月12日,他寫信問馬克思:“你認為,為了推動事情,我是否需要從資產階級的觀點對書進行抨擊?”[44]馬克思對這個策略十分讚賞,認為這是“最好的作戰方法”。[45]馬克思、恩格斯一致認為,當時最迫切的任務是使人們來談論這本書,使孚赫、米哈埃利斯、羅雪爾和勞這班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者不得不發表意見;為此“應當盡量設法在一切報紙上發表文章,不管這些報紙是政治性的,還是其他性質的,隻要他們肯發表就行,既要有長篇書評,也有短篇書評,主要是要多要經常”。[46]總之,“整個事情就在於‘製造轟動’;這比文章怎樣寫或寫得如何有內容更重要。”[47]
恩格斯清楚地認識到,在德國的馬克思的擁護者們,包括十分熱情的漢諾威醫生庫格曼在內,必須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消化《資本論》的內容。如果等待他們消化後再寫文章,時間就錯過了。為了及時發出書評,唯一的辦法就是親自動手。於是,他從1867年10月至1868年5月,先後寫出了九篇書評,其中七篇通過李卜克內西、庫格曼和恩格斯的遠親濟貝爾等人在報刊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