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共產主義戰士的成長(6)(3 / 3)

《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是一部重要的經典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馬克思對這一著作十分重視,在《資本論》中多次提到和引用其中的材料,給予極高的評價。他在論述英國資本家榨取剩餘勞動的曆史過程時寫道:“英國從大工業產生到1845年這段時期,我隻在某些地方提到,詳細情況,請閱讀弗裏德裏希·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5年萊比錫版)。1845年以後發表的工廠視察員報告、礦山視察員報告等等,都說明了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精神了解得多麼深刻,把他的著作和過了18-20年以後才發表的童工調查委員會(1863-1867年)的官方報告稍加比較就可以看出,他對工人階級狀況的詳細入微的描寫是多麼令人驚歎。”[77]馬克思在1863年4月寫信告訴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主要內容,連細節都已經被1844年以後的發表所證實了。他說:“這本書寫得多麼清新、熱情和富於大膽的預料,絲毫沒有學術上和科學上的疑慮!連認為明天或後天就會親眼看到曆史結果的那種幻想,也給了整個作品以熱情和樂觀的色彩。”[78]

1892年,恩格斯在重印這部著作時所寫的序言中指出:本書無論在優點和缺點方麵都帶有作者青年時代的痕跡,“但是當我重讀這本青年時期的著作時,發現它並沒有什麼使我臉紅的地方。”[79]雖然將近半個世紀以來,英國資本主義已大大發展,資產階級的剝削手段和剝削方式也發生某些變化,但是“下麵這件重大的事實愈來愈明顯了,工人階級處境悲慘的原因不應當到……小的欺壓現象中去尋找,而應當到資本主義製度本身中去尋找”[80]。恩格斯也明確地指出,這本書作為科學社會主義胚胎發展的一個階段,“在哲學、經濟和政治方麵的總的理論觀點,和我現在的觀點決不是完全一致的。”[81]書中許多地方,不可避免地還帶有科學社會主義來源之一的德國古典哲學的痕跡,有些預言也沒有言中。但這絲毫不會降低本書的重大意義。值得驚奇的是,他的預言竟然有那麼多已經實現;貫徹本書的基本思想,即無產階級曆史作用的思想,已經被一百多年來的革命實踐證明完全正確。正如列寧所說:“在恩格斯以前有很多人描寫過無產階級的痛苦,並且指出了幫助無產階級的必要性。但是,恩格斯第一個說明了無產階級不隻是一個受苦的階級,說明了正是它所處的那種低賤的經濟地位,無可遏止地推動它前進,使它去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而戰鬥中的無產階級是能夠自己幫助自己的。工人階級的政治運動必然會使工人們認識到,他們除了社會主義以外,再沒有別的出路。另一方麵,社會主義隻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的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力量,這就是恩格斯的關於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一書的基本思想。現在,這些思想已為全體能思考的和正在進行鬥爭的無產階級所領會。”[82]

九、清算從前的哲學信仰

1845年4月,恩格斯從巴門來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大約在兩個月前,馬克思被法國政府驅逐出巴黎,已先期到達布魯塞爾。不久,愛爾蘭女工瑪麗·白恩士也來到這裏,恩格斯與白恩士在這裏結婚,建立了美滿的家庭。從1845年秋天開始,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寫另一部重要著作《德意誌意識形態》,清算從前的哲學信仰,總結理論研究的成果,製定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