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共產主義戰士的成長(6)(2 / 3)

工人階級的非人生活,是資本主義私有製的結果。恩格斯指出,由於工人一無所有,因而不得不由掌握生產資料的資本家任意擺布。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繁榮和危機的不斷波動,使工人的生活狀況更不穩定,更沒有保障。資本主義積累所必然出現的產業後備軍有時擴大,有時縮小,“這個後備軍就構成英國的‘過剩人口’,它在危機時期人數激增,而在繁榮和危機之間的時期人數也相當多。”[70]資本主義使用機器不僅沒有給工人帶來好處,而且使他們的處境更糟。因為“機器上的每一種改進都搶走了工人的飯碗,而且這種改進愈大,工人的失業就愈多。因此,每一種改進都像商業危機一樣給某一些工人帶來嚴重的後果,即匱乏、貧困和犯罪”[71]。

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是兩個根本對立的階級。資產階級貪得無厭,利欲熏心,金錢是他們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尺度。除了快快發財,他們認為沒有別的幸福;除了金錢的損失,他們也不知道別的痛苦。他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完全變成赤裸裸的現金交易的關係。恩格斯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階級像英國資產階級那樣墮落,那樣自私自利到不可救藥的地步,那樣腐朽,那樣無力再前進一步。”[72]與這個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剝削整個民族的資產階級根本不同,遭受殘酷剝削、過著非人生活的英國工人階級,具有優秀的品質。“工人比起資產階級來,說的是另一種習慣語,有另一套思想和觀念,另一套習俗和道德原則,另一種宗教和政治。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他們彼此是這樣的不同,就好像他們是屬於不同的種族一樣。”[73]

工人階級不隻是一個受苦的階級,而且有著偉大的曆史作用。它所處的那種低下的經濟地位和非人的生活狀況,必然推動著它去爭取本身的最終解放。恩格斯指出,這些被當做牲口看待的工人,對當權的資產階級懷著烈火般的憎恨。為了捍衛自己的人類尊嚴,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他們必然要進行反抗資產階級的鬥爭;隻有在反抗鬥爭中,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革命品質,顯示自己最動人、最高貴、最合乎人情的特性。

工業發展開始後不久,工人對資產階級的反抗就已經表現出來,並經過各個不同的階段。最早、最原始的形式是個人單槍匹馬地以盜竊來反抗。這種形式最沒有效果。接著是搗毀機器,例如著名的“魯德運動”。但這種形式既不觸動資產階級的社會基礎,又隻局限於個別地區和工廠,其結果往往以工人的失敗而告終。在鬥爭實踐中,工人們逐漸認識到,必須找出一種新的反抗形式。這就是建立工會、組織群眾性罷工。19世紀30-40年代出現了聲勢浩大的憲章運動。恩格斯指出:“憲章運動是工人反抗資產階級的集中表現。在工會的活動和罷工中,這種反抗總是分散的;總是個別的工人或部分的工人同個別的資產者作鬥爭。即使鬥爭有時普遍化了,這多半也不是出於工人的自覺;當工人自覺地這樣做的時候,這種自覺的基礎就是憲章主義。在憲章主義旗幟下起來反對資產階級的是整個工人階級,他們首先向資產階級的政權進攻,向資產階級用來保護自己的這道法律圍牆進攻。”[74]

恩格斯指出,社會革命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我們可以有把握地從已知的數學公理中得出新的定理一樣,我們也可以有把握地從現存的經濟關係和政治經濟學的原理中得出社會革命即將到來的結論。”[75]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通過多次的鬥爭和失敗積累起來的經驗教訓,無可辯駁地表明,以消滅資本主義私有製為目的的社會主義革命必然到來,“現在已經間接地以個別小衝突的形式進行著窮人反對富人的戰爭,將在英國成為全麵的和公開的戰爭。要想和平解決已經太晚了。階級的分化日益尖銳,反抗的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憤怒在加劇,個別的遊擊式的小衝突在擴展成較大的戰鬥和示威,不久的將來,一個小小的推動力就足以掀起翻天覆地的浪濤。”[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