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工人階級的生活,參加工人階級的鬥爭和活動,同工人階級相結合,是恩格斯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到共產主義的主要原因。正是在曼徹斯特這個工人運動的中心,恩格斯真正認識了無產階級的特性及其偉大曆史使命,從此堅定不移地投身於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
三、鑽研英國曆史和民族特性的成果
在英國期間,恩格斯認真研究英國的曆史和現狀,實地觀察各階層的生活和相互關係,掌握了有關英國曆史和英國民族特性的本質,特別是英國階級鬥爭的大量材料。透過眼前的事物和現象,深入探討資本主義製度的內在規律和必然聯係,更加堅定地站到工人階級的立場上。
經曆了資產階級革命和產業革命,具有發達的貿易、航運和工業,以自由製度和議會民主相標榜的英國狀況怎樣呢?這是歐洲大陸各國人民,尤其是處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前夜的德國人民很想了解的。由於英國在社會關係方麵超過歐洲其他國家,這裏發生的事情對其他國家很有意義;因此,恩格斯把向歐洲大陸報道英國狀況當做自己的重要任務。他為《萊茵報》、《德法年鑒》和巴黎《前進報》等報刊撰寫的有關英國的論文,從這個國家的狀況中論述了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
第一,資本主義把人們的一切關係歸結為商品貨幣關係。
恩格斯指出,產業革命使英國整個經濟生活和各種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迅速發展起來的生產力,新創造出來的社會財富,本來應該為全人類服務,但由於私有製作祟,卻為少數富有的資本家所獨占,成為他們奴役群眾的工具。在這個社會裏,人與人的一切關係,都被歸結為商品貨幣關係。現金交易成為人們之間唯一的紐帶,金錢成了世界的統治者;“人已經不再是人的奴隸,而變成了物的奴隸;人們的關係被徹底歪曲;現代生意經世界的奴隸製(這是一種最完善、最發達而普遍的買賣製度)比封建時代的農奴製更加違反人性和無所不包;賣淫比初夜權更不道德、更粗野。”[17]寄生的土地貴族還在繼續做壞事,實業貴族則是一夥工業強盜和工業海盜,生活關係一團混亂,一切人反對一切人的戰爭,人數眾多的工人階級忍受著難以忍受的壓迫和貧困,異常不滿和痛恨舊的社會製度,“到處是紊亂不堪,沒有秩序,無政府狀態,舊的社會聯係瓦解,到處是精神空虛,沒有思想和實力衰亡。”[18]英國的狀況就是這樣。
第二,金錢貴族是英國真正的統治者。
英國社會的階級構成和統治力量與產業革命前大不相同。以工資為生的無產階級已經形成和不斷壯大,財富迅速增加的資產階級上升到了真正貴族的地位,土地貴族仍寄生在社會的肌體中。土地貴族、金錢貴族和雇傭工人,是英國社會的三大階級。那麼,誰在統治英國呢?名義上,英國實行君主立憲製,國王是最高元首,由貴族組成的上院是僅次於國王的第二個國家權力。實際上,英國國王是統而不治的人物,王權已經等於零;上院不過是退休的政界人物的養老院,議員的活動是毫無意義的空洞形式,下院和內閣操縱一切,全部漫長的立法過程純粹是一場滑稽戲。真正統治英國的是財產。財產使貴族能左右農業區和小城市的代表選舉,使商人和廠主能影響大城市和部分小城市的代表選舉,並使二者能通過行賄加強自己的勢力,“既然財產和通過財產而取得的勢力構成資產階級的本質,既然貴族在選舉中利用自己財產的勢力,因之他不是以貴族的身份出現而是和資產階級站在同等的地位,可見實際上整個資產階級的勢力要比貴族的勢力強大得多,可見真正進行統治的是資產階級。”[19]
第三,一貧如洗的無產階級有著遠大的前途。
無論貴族還是資產者,整個英國上層階級已委靡不振。由產業革命引起的生產力的發展和財富的增長,使上層階級能夠輕而易舉地得到一切,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土地貴族終日打獵,金錢貴族天天記賬,頂多也隻是看看乏味的頹廢的書來充實一下自己的悠閑生活。”[20]他們已經日暮途窮,沒有希望。
同上層階級相反,英國無產階級有著遠大前途。他們是產業革命的產物,也是產業革命的受害者。工廠製度把他們集中起來,極端貧困引起他們對舊製度的強烈不滿,反對資本家的共同要求使他們逐漸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更為可貴的是,他們有理想、有抱負,許多人孜孜不倦的學習。他們對地質學、天文學及其他科學的知識比某些有教養的德國資產者還要多。恩格斯在曼徹斯特時,經常參加工人們的講演會和討論會,傾聽普通工人在大廳裏十分內行地做政治、宗教和科學等方麵的專題報告,深深為他們那種渴求知識、探討學問的精神所感動。他滿懷激情地寫道:英國工人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將來拯救英國的正是他們,“他們沒有偏見,他們還有力量從事偉大的民族事業,他們還有前途”。[21]在這裏,已經表明恩格斯對無產階級的偉大曆史使命有了初步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