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國不久,恩格斯同住在這裏的德國共產主義者建立聯係。當時倫敦是德國共產主義者創立的正義者同盟的中心之一。同盟團結和組織了流亡國外的德國手工業工人,傳播魏特林等空想共產主義理論,討論各種政治的和社會的問題。
雖然恩格斯非常關心和積極參加工人組織的活動,但也像馬克思一樣,沒有加入任何一個組織。例如,他拒絕沙佩爾要他加入正義者同盟的建議,不參與同盟的內部事務。因為他不同意作為同盟指導思想的魏特林平均主義的共產主義理論。他說:平均主義“想把世界變成工人公社,把文明中間一切精致的東西——科學、美術等等,都當做有害的、危險的東西,當做貴族式的奢侈品來消滅掉;這是一種偏見,是他們完全不懂曆史和政治經濟學的必然結果”[11]。這段批判法國平均主義的話,對魏特林主義同樣適用。當時在恩格斯的思想裏,一種嶄新的共產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正在形成。
在英國期間,恩格斯結識了許多工人運動活動家。這個熱情奔放、性格開朗、思想敏銳的年輕人,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國無產階級詩人格奧爾格·維爾特是恩格斯的親密朋友。1843年,維爾特作為一家德國公司的經紀人來到英國布萊得弗德,很快與恩格斯建立了友誼。一有空閑,他就乘車到曼徹斯特拜訪恩格斯,“一同快樂地度過了許多個星期天”。[12]主要是在恩格斯的影響下,維爾特深刻認識到資本主義製度下工人階級的苦難,寫了許多揭露資本主義罪惡的詩篇,並且逐漸接受科學社會主義,成為共產主義戰士。1845年7月19日,他寫信告訴母親:自己“已經屬於一貧如洗的共產黨人”。他對恩格斯非常敬重,認為恩格斯“真正是一個才智超群的非凡的人物。他日日夜夜集中精力為勞動者階級謀福利”。[13]他們的真摯友誼終生不渝。
恩格斯也同憲章運動著名活動家朱利安·哈尼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許多年以後,哈尼回憶與恩格斯初次見麵的情景時寫道:“1843年的時候,恩格斯從布萊得弗德來到裏子,上《北極星報》編輯部去找過我。他個子很高,少年英俊,長著一副年輕得幾乎像孩子一樣的麵孔。雖然他出身和受教育都在德國,但是當時已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告訴我說他常常讀《北極星報》,對憲章運動非常關心。”[14]哈尼說,雖然恩格斯學識淵博,但毫不自高自大或盛氣淩人。他非常好客,總是麵帶笑容,永遠樂觀。他的那種蓬勃的朝氣感染了周圍的人們。
正義者同盟領導成員卡爾·沙佩爾、亨利希·鮑威爾、約瑟夫·莫爾,是恩格斯遇到的第一批德國革命無產者。1843年,恩格斯在倫敦認識這三個“真正的人”。身材魁梧、果斷剛毅、時刻準備犧牲生活幸福以至生命的沙佩爾;活潑、靈敏而詼諧,在矮小的身體裏蘊藏著機警和果斷的鮑威爾;天生的外交家,在毅力和決心方麵不亞於他的兩個同誌,而在智慧上勝過他們的莫爾,給年輕的恩格斯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良好印象。[15]
在曼徹斯特,恩格斯遇到愛爾蘭女工瑪麗·白恩士。這個“以她的整個心靈”[16]眷戀著恩格斯的年輕姑娘,天真淳樸,善良機智,對資本主義工廠製度的罪惡和英國資產階級對愛爾蘭民族的暴行有著切身的體會。她痛恨壓迫自己民族的英國統治者,憎惡榨取工人血汗的資本家。在她的陪同和幫助下,恩格斯經常深入曼徹斯特工人住宅區進行調查訪問,結識了許多普通工人,了解工人生活中的許多詳細情節。正是同瑪麗的友誼,增強了恩格斯與工人階級相結合、專心致誌地研究工人階級狀況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