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朝氣蓬勃的年輕人(5)(3 / 3)

雖然恩格斯的論著獲得很大成功,在社會上有著很大影響,但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知識還很有限,需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還很多。因此決定在一段時間裏完全放棄寫作活動,以便集中精力進行學習。他對盧格說:“我還年輕,又是個哲學的自學者。為了使自己有一個信念,並且在必要時捍衛它,我所學的已經夠了,但是要能有效地真正做到這一點,卻是不夠的。人們將會對我提出更多的要求,這是因為我是一個‘兜售哲學的人’,不能靠博士文憑取得談論哲學的權利。……迄今為止,我的寫作活動,從主觀上說純粹是一些嚐試,認為嚐試的結果一定能告訴我,我的天賦是否允許我有成效地促進進步事業,是否允許我實際地參加當代的運動。我對嚐試的結果已經可以表示滿意了;現在我認為自己的義務是,通過研究(我要以更大的興趣繼續進行研究)去越來越多地掌握那些不是先天賦予一個人的東西。”[73]

十一、黑格爾哲學和博士俱樂部

恩格斯批判謝林時,是以黑格爾哲學信徒的身份出現的。研究黑格爾哲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博士俱樂部的活動,同青年黑格爾派的成員共同進行反對宗教和專製的鬥爭,是恩格斯革命曆程的重要階段。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要代表。他集以往哲學發展的大成,創立了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係。他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自然界是第二性的;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存在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宇宙精神”或“絕對觀念”是一切事物的源泉,自然的、社會的以及人的思維現象,都是“絕對觀念”的表現。在黑格爾哲學中,也包含著辯證法這個“合理的內核”。他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全麵地、有意識地敘述辯證法一般運動形式的哲學家,第一次“把整個自然的、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即把它描寫為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轉變和發展中,並企圖揭示這種運動和發展的內在聯係”[74]。這是他的巨大功績。不過他的辯證法是唯心的辯證法。

在政治上,黑格爾是保守的。他認為普魯士國家是世界曆史發展的頂峰。在這個“理性的楷模”的國家裏,一切問題都可以不通過革命而逐漸解決。他在《法哲學》的序言中所提出的著名原理,“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75]可以被用來為普魯士專製製度的一切反動措施作辯護。由於黑格爾哲學有利於普魯士統治階級,因而受到國家的支持,被尊為國家哲學,對德國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發生強烈的影響。

但是,黑格爾的辯證法,本質上是革命的。黑格爾哲學的真實意義,在於“它永遠結束了以為人的思維和行動的一切結果具有最終性質的看法”[76]。他關於合理性和現實性的論述,包含著革命的思想。因為,“按照黑格爾的思維方法的一切規則,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這個命題,就變為另一個命題:凡是現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77]德國革命民主派利用黑格爾辯證法的革命性質,作為反對普魯士封建專製製度的武器。

恩格斯研究黑格爾哲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以前,曾經接觸過青年德意誌派。在不來梅時,他開始與青年德意誌派的機關刊物《每日電訊》建立聯係,為這個刊物撰寫了許多出色的政論文章。但他對青年德意誌派這個思想上不成熟、政治上不堅定的小資產階級文學團體持批判態度,指出這一夥人“想把我們的時代改造成為一個具有‘各種精神狀態和各種微妙的相互關係’的時代,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有什麼就胡亂塗幾筆,為了把篇幅填滿,我們就描寫一些不存在的事物,並把這稱為‘精神狀態’,或者我們東拉西扯地說一通,而美其名曰‘微妙的相互關係’”[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