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虔誠和專製的工廠主家庭
在巴門市離烏培河不遠的布魯赫街區800號,是一幢帶花園的寬敞的三層樓房,這就是恩格斯誕生的地方。他在這裏與自己七個弟弟妹妹嬉戲玩耍,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和少年。
恩格斯出身於巴門的名門望族。曾祖父在18世紀後半葉創辦一個紡織工場,幾代相傳,到了恩格斯的父親老弗裏德裏希時營業擴大,在巴門和英國曼徹斯特創辦了歐門-恩格斯紡紗廠。
恩格斯的父親是一個精明的工廠主,頭腦敏銳,辦事幹練,十分熟悉國內外的市場情況。他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曾經擔任教區負責人和教會學校校長。在家裏,他對子女進行虔誠主義教育,“灌輸要永遠最盲目地、無條件地相信聖經,相信聖經教義、教會教義以至於每一個傳教士的特殊教義之間的一致性”[12]的思想。這位性情急躁的“暴君”,經常對子女嚴厲訓斥,要求他們無條件服從。從小就具有獨立思想的恩格斯不願接受這種毫無道理的管教,因此父親和兒子之間感情並不融洽。有一次,父親寫信給在哈姆看望外祖父的母親,表示了對這個15歲孩子的憂慮。父親寫道:“弗裏德裏希上星期的成績一般。你是知道的,他表麵上變得彬彬有禮,盡管先前對他進行過嚴厲的訓斥,看來他即使害怕懲罰也沒學會無條件地服從。例如,令我感到懊惱的是,今天我又在他的書桌裏發現一本從圖書館租借的壞書——一本關於13世紀的騎士小說。值得注意的是他把這類書籍擺在書櫃裏而滿不在乎。願上帝保佑他的心靈吧!我常常為這個總的說來還很不錯的孩子感到擔心。”[13]為了加強對恩格斯的管教,使他過一種與外界隔絕的生活,父親把他送到愛北斐特中學校長漢契克博士家裏寄宿。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後,不得不多次與父親的保守思想發生衝突。
恩格斯的母親伊麗莎白,出身教師家庭,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愛好音樂和文學,心地高尚,性格開朗。恩格斯20歲生日的時候,她送給兒子一套被虔誠主義者視為“邪書”的《歌德全集》,同老弗裏德裏希的保守思想形成鮮明對照。恩格斯繼承了母親開朗、樂觀的性格和對音樂、文學的愛好。後來,在生活的途程中碰到困難時,恩格斯多次得到母親的關懷和幫助。對母親的愛,使恩格斯有時不得不對專橫的父親做一些讓步。[14]
作為父母的長子,恩格斯對弟妹們十分關心。他最喜歡妹妹瑪麗亞。在不來梅和柏林的時候,經常給瑪麗亞寫信,告訴她許多新鮮的事情,鼓勵她學習外文、劍術和音樂,“好好地練習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和交響曲”[15],在另一封給瑪麗亞的信中,他對年少的弟妹們作了有趣的評論:“我很關心的是你在曼海姆成長的情況,像從前一樣,照例是一隻又瘦又蠢的小雞呢,還是有了新的狂妄念頭?安娜有時也做起古怪的詩來,這時她就會大發傻勁,每隔三個詞就要有一句:嗬,糟糕!海爾曼身上頗有疑病患者的素質,他可以整天整天地對一切漠然無動於衷地坐著:撅著嘴,一言不發。如果他突然大怒起來,就完全不可遏製。埃米爾還是喜歡胡攪蠻纏。海德維希除了有點固執,沒有什麼脾氣。魯道夫與海爾曼屬於同一種類型:他半天在幻想,半天盡做蠢事。他最大的樂趣就是我給他一把輕劍,又從他手裏把劍打下來。小愛利莎將來會出人頭地,可是眼下還什麼也不是。她生性和藹可親,終將勝過你們大家。”[16]
童年的恩格斯經常到哈姆的外祖父家裏。擔任中學校長的外祖父知識淵博,誨人不倦,除了輔導外孫的作業外,還常常向孩子們講述有趣的故事。恩格斯對年邁的外祖父有著深厚的感情。1833年除夕,13歲的外孫獻給外祖父一首真摯動人的賀年詩,表達對老人的敬意和祝願:
我親愛的外祖父,你待我們總是那樣親切慈祥,
每當事情不順利,你總給我們指點幫忙,
你給我們講過多少動聽的故事,
從克爾基昂、提修斯到百眼哨兵阿爾古斯,
從明諾托爾、阿莉阿德尼到投海而死的愛琴,
到金羊毛、約遜和亞爾古船英雄,
你講過強悍的海格立斯,以及同他一道的丹納士和卡德摩斯,
我記不住你一共給我們講了多少!
外祖父,祝你新年幸福,
長壽,愉快,無憂無慮,
願你吉祥如意,萬事亨通——
這是愛你的孫兒衷心的祝願。[17]